2022-04-25
洪培芸
父親在公司受了氣,回到家,看見孩子就怒罵:「你怎麼功課還沒寫?都放學超過一小時了……」
閱讀更多
2022-04-12
林依榕整理
台灣社會「高齡化」和「少子化」問題越來越嚴重,許多三明治家庭在此夾擊下,必須扛起「上有老下有小」3代以上的壓力,時常繃緊神經無法喘息。原本是雙薪家庭的妳,如果有天老公開口說「親愛的我養妳,你把工作辭掉,我每個月給你10萬元,家庭開銷另外計算,妳回來照顧家裡好嗎?」妳會怎麼選?
閱讀更多
2022-04-01
留佩萱
「我不知道如何『不工作』……我可以跟妳保證,等一下走出這個門我就會立刻打開手機收電子郵件、回老闆訊息,然後每五分鐘就會再確認一次郵件。」卡拉笑著說。
閱讀更多
2022-02-25
全娥論
「一開始我覺得這部電影不適合我,不過在看完之後,我產生了以下的想法:如果我有像美笑這樣的朋友,雖然會有點擔心,但是最後還是會在內心深處感到羨慕,就覺得『好厲害』、『真讓人羨慕』這樣。」
閱讀更多
2022-02-22
保羅.多倫
收入本身不會讓你更快樂,但收入使人擁有更多選擇,有更多欲望得以實現。 更多收入表示你可以買更多東西或減少工作量,也可以兩者都要。
閱讀更多
2022-01-11
張莎莉
高薪的人上下班不必擠公車、擠捷運,坐在賓利車裡的他們為什麼哭?我不知道,但我確定,年過45過著月薪3萬元的人生,我真的笑不出來,我,肯定會哭。
閱讀更多
2021-12-23
老黑看世界
Life begins at the end of your comfort zone.(所謂的人生, 是在踏出你的舒適圈後才真的開始) – Neale Donald Walsch.
閱讀更多
2021-12-17
周品均
很多人投入職場之後,才發現自己好像不太適合這個產業或這個職務,尤其是新鮮人的第一份工作,常常不確定是自己還沒上手,或者真的是不擅長、入錯行,應該再撐一下?我認為,應該把時間花在「擅長」的領域,而不是在「吃虧」的地方下苦功。你擅長的事情,其實是很容易進步的,但在不擅長的領域多花十年工,或許你會進步一點,但很可能真的只有「進步一點點」,而且永遠都不會非常出色!
閱讀更多
2021-10-27
伊莉莎白.德依
負面的想法往往不會告訴我們事實是什麼。它們可能是悲傷、恐懼、難過、已經過時無用的心理防衛機制的產物。
閱讀更多
5/ 10
第 5頁,共 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