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7
彭蕙珍
在大學當助理教授的江季芸,43歲那年忽然驚覺少子化問題嚴重,未來一定會遇到招生名額不足問題。她訂了「10年離開校園」投資計劃。然而,婚後和先生一起買房、買車、支付孩子的教育費,省吃儉用自己也只存到100萬。設定目標後,她和先生商量,將房子拿去貸款200萬,加上原來存的100萬,2015年將300萬投入股市,靠著存股,5年滾出千萬資產。存股7年,今年被動收入達70萬。因為人生還有很多想要做的事,毅然選擇離開教職去圓夢。將存款全部投入股市,等於儲蓄歸零,必須再重新累積存款。幸好江季芸擅長規劃,很快就找到適合自己的記帳方式,再存一桶金。
閱讀更多
2022-11-14
郭美懿
據內政部2022第2季全台房價所得比數據,台灣民眾平均不吃不喝9年多才能買房,房貸負擔率更高達39.62%,等於購屋者有4成收入都拿來繳房貸。房價居高不下,有網友便問若是中老年才買房,是不是乾脆把房子登記在小孩名下?對此,網路一片倒認為「有房才能真防老」,而財稅專家則以松山某知名家族爭產案為例,論述想「老有尊嚴」應該怎麼做。
閱讀更多
2022-10-14
好房網News記者林清坤/綜合報導
現今房價高漲,不少資金不足的民眾便會採取租房的方式以維持生活,不過隨著年齡越來越大,恐面臨房東不願出租給年長族群的窘境!
閱讀更多
2022-10-13
郭美懿
編按:第57屆電視金鐘獎於10月21、22日登場,出道27年、一向給人陽光印象的曾寶儀,今(2022)年2/21歡慶人生 半百 ,主持的療癒系旅遊節目《我們回家吧》也風光入圍金鐘獎,她透露美食、人情味2大要素支撐著這個節目,坦言很享受每一次能透過來賓的視野,帶著觀眾一起品嘗道地美食,並走訪他們的家鄉、重新認識這片土地。1973年出生的曾寶儀,因「逢九不過」的習俗,今年提早慶祝50歲生日。她在臉書笑稱「自己已經活了快半個世紀」,坦言:「從渴望全世界認同我的年紀,走到了學習與自己和平共處接納真正自己的年紀,What a wonderful journey!(多麼美妙的旅程!)」(原文刊載於2022/2/21,更新時間為2022/10/13)
閱讀更多
2022-10-04
讀者投書 / 王俐文Jacey Wang
當時只是國中生的我,在經歷過外婆這場宛如八點檔劇情的喪禮,即使長大成人,每每回想起最後外公外婆天人永隔的那一幕,仍舊久久不能釋懷。(原文刊載於2020/10/26,更新時間為2022/10/4)
閱讀更多
2022-09-19
郭美懿
有人形容,位在屏東牡丹鄉東源村的「蕃藝書屋」,是台灣本島最遙遠的書店。有多遠?若果以都會人無法或缺的超商來衡量距離,那麼離書屋最近的一家便利商店超過15公里、開車逾20分鐘,還得繞過好長一段彎彎曲曲的199縣道,就是這麼「遠得要命」。然而閱讀的距離,從不能以路程、公里數、甚或交通便利性來計算。2013年創立的蕃藝書屋,擁有3萬冊書籍,其中泰半是原住民議題相關的書報雜誌,原住民研究者的寶地;當然也不乏東西方經典,好比書屋就蒐集了逾70種版本的《小王子》,即便在偏鄉一隅,也能窺見全世界。
閱讀更多
2022-09-06
神老師&神媽咪(沈雅琪)
編按:擔任國小教師二十多年,從學校孩子身上,神老師體會到每個困苦的家庭都有可能讓孩子走偏。她開始匯集多人的力量,偕同眾人之力注入資源,給予這些孩子適當的幫助。也因為陪伴發展遲緩的女兒一路學習成長,理解到遇到學習障礙的孩子需要什麼幫助。她開始成為有需求者與提供資源者中間那座橋梁。在這條行來不易的助人之路,她有一群和她有著相同信念的朋友,總是在有需要的時候一呼百諾、挺身而出。即使遭遇網路批評與霸凌,她也努力轉念,重新站穩腳步,相信自己所做的是有意義的事。堅持自己想做的事,堅持多幫助他人一點點,就有機會成為一縷讓人感到溫暖的光。
閱讀更多
2022-09-02
財經專家 李美虹
日前同學群組傳了一則名為〈老齡社會的新常識〉文章,大意是日本有一門新學問叫「終活」,就是人生終結活動,看了之後,許多和我一樣50幾歲的同學都心有同感。
閱讀更多
2022-08-15
蔡碧月
55歲的賴勝德原是外商高階經理人,負責百億標案,因為母親失智,在2年前主動申請退休。離開科技業,他成了三鐵達人,3年跑步距離累積達3個台灣,打拳、打桌球、騎腳踏車,樣樣出色。有人質疑他整天玩樂,他反問:照顧家人不等於要活得悲情,年過 半百 還要讓自己活得不快樂嗎?
閱讀更多
2022-08-12
聯合報/ 記者 林孟潔 /台北即時報導
79歲陳姓老翁照顧先天性腦性麻痺女兒半世紀,前年見女兒牙痛吃藥也無效,親手用棉被悶死女兒再尋短,陳送醫獲救,檢方依殺人罪起訴,一、二審判陳翁2年6月徒刑,最高法院駁回上訴,全案定讞。
閱讀更多
3/ 10
第 3頁,共 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