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8
黃俊隆
近中年,兒時夢想對照今日生活現實,一生似已定調。人生限制越來越多,可以選擇、改變的卻越來越少。改不了太多現實,也難戒掉已成事實的諸多習慣,日子走遠了,難免疲了倦了,於是開始不時想找些新鮮的樂趣 —不知這是否也算是朋友口中所謂的中年困境?
閱讀更多
2022-11-25
林靜君談心室
富蘭克林有一句名言:「有的人25歲就死了,只是到75歲才埋葬。」提醒世人一旦停止成長,就和死掉沒有什麼兩樣。但是相反的,有些人打破年齡框架,不受身體限制,愈活愈給力,既擁有80歲智慧,也有18歲的精神。
閱讀更多
2022-11-09
橫山光昭
根據人力銀行最新統計,臺灣39歲以下族群,個人名下總存款,平均只有13.3萬元,甚至有超過兩成的人,零積蓄。作者橫山光昭學的是會計,卻被公司派到門市當業務,因此他只待了幾年就離職,準備代書考試。當時的他才25歲,有兩個小孩要養,家裡卻只有他一份薪水。這樣很難存錢?錯,他利用自創的家計三分法、靠三本存摺,從跟人借錢來準備創業,到37歲不到就存到第一桶金,更成為日本累積銷量達300萬本以上的作家和理財顧問,幫助超過23,000個家庭,從月月赤字,變年年有餘。(編按:全書日圓以臺灣銀行一月公告之均價0.27元計算)
閱讀更多
2022-11-08
嫺人
回想起來,為什麼我剛退休的頭2、3年對於退休準備金會有高度的緊張感,是因為我雖然有理財的習慣,但有4件關鍵的事我從來沒有具體思考過:
閱讀更多
2022-11-01
郭美懿
牙齒對人體重要性不亞於心臟,曾有研究指出,74歲還有全口自然牙的人,活到100歲的機會相對高;反之,若是65歲以前就缺牙5顆以上,不僅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以及糖尿病風險增加,預期餘命也會因而受限。近年研究則進一步發現,每掉一顆牙,包括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缺血性中風等風險就會提升約1.5%;65歲以前缺牙5顆以上,需多提防可能引發的心血管 危機 。
閱讀更多
2022-10-27
郭美懿
一上台,譚敦慈就像廣告裡的電動兔子在舞台上走個不停,她語速極快、身材纖細,不用麥克風卻能讓聲音傳得老遠,瞬間就炒熱200多人的場子。「最毒不是婦人心,最毒是『不動症候群』!」她幽默一語,惹得全場哄堂大笑,接著說:「研究指出,坐著不動1小時,就會少活22分鐘;國健署統計,國人每天會坐著6小時,等於少活2個多小時,所以大家趕快站起來跟我一起動!」
閱讀更多
2022-10-24
呂秋遠
你的婚姻目前確實有 危機 ,但 危機 的原因不是因為他外遇而已,而是因為你的命運操在別人手上。當他發現你根本沒有反抗能力的時候,他根本不怕你發現他外遇,也不怕你告他,更不怕小孩沒有媽……。
閱讀更多
2022-10-20
林暐鈞
「人生既然無法前進或回頭,那就積極向上吧。」這句經典台詞,出自即將在10/21上映的電影《救救旱鴨子》,用游泳窺見人生,感受生活的每一個當下,面對陰影的害怕,安逸在舒適圈裡的安全感,以及超越傷痛的過程中,那處在曠野一般的毫無邊際,真實地讓人相當迷惘與不安。而人生,只能往前或回頭嗎?人生活著的意義到底為何?這兩個問題除了引起反思,也讓此時駐足不前的你,透過電影的鋪陳到結局,默默之中給你帶來不一樣的全新動力。
閱讀更多
2022-10-19
郭美懿整理
53歲「本土劇一哥」陳昭榮今(19日)遭週刊爆料深夜與熟女約會,27年婚姻恐出現 危機 ,人在日本商務旅行的他隨即發出聲明,證實自己早已離婚,「小孩長大了,人生也過了大半,我們希望彼此快樂,我與前妻現在相處的關係很好。」
閱讀更多
19/ 30
第 19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