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8
謝青樺, 李秋藝, 林翰飛
當你盤點資產後,發現自己扣除接下來的20年生活所需還有餘裕,甚至更多,那麼如何預為傳承規畫就很重要。如果你的家庭結構與關係還算和諧,依照繼承順位繼承就很好的話,當然你的資產全數列為遺產是沒有問題的。不過,現代社會有越來越多人可能是單親、單身、無子嗣,或與法定繼承人關係不睦,這時候,如何順著自己的意思處理資產就很重要。
閱讀更多
2024-08-28
郭美懿
據健保署統計, 台灣 2022年使用安寧療護服務者已達6萬7千多人,癌症病人過世前一年接受過各種形式的安寧療護者,比例也超過61%。安寧病人身體的病痛,能透過先進醫療獲得一定程度的緩解,但身心靈性的困頓,該從何處得到撫慰?所謂「靈性關懷照顧」,便是由此應運而生。一般以為「靈性關懷」與宗教信仰相關,事實上它更著重引導末期病人找到生命價值與意義、圓滿心願,學習因應即將發生的事。「目的就是生死兩相安,讓離開的人放鬆、沒有遺憾地往前走,而活著的人可以帶著祝福、思念,走他該走的人生。」
閱讀更多
2024-08-27
李易紓、郭美懿
有「 台灣 第一美人」稱號的蕭薔,日前迎來56歲生日,已淡出演藝圈的她在母難日特別到寺廟誦經給媽媽聽,畫面曝光讓各界驚呼「少女感十足」,而她在花蓮強震後以基金會名義捐款100萬給災區,暖心舉動更讓粉絲大讚她人美心更美。蕭薔出道34年絲毫不見歲月痕跡,2019年因凍齡外貌登上英國《每日郵報》!去年蕭薔出席代言活動,分享維持身材的9字秘訣—「發現問題、找方法解決」,像她就是戒宵夜,只有偶爾不想虧待自己時,才會「踩紅線」吃炸物。蕭薔也說,凍齡可能是與生活作息正常,加上運動、少看3C產品有關。她過去也曾在臉書分享,推薦大家可以做些和緩靜態的伸展,尤其是擴胸體式,能幫助獲得更多的氧氣。心胸開闊了,就不悶了!(原文刊載於2021/3/17,更新時間為2024/8/27)
閱讀更多
2024-08-27
蔡曉萱整理
據衛福部疾管署統計 ,2024年第1週至第32週累計之類流感門急診人次,為去年同期的1.7倍,面對流感全年化的威脅,最重要是「預防勝於治療」。尤其不少65歲以上熟齡族自認身體勇健,不需施打流感疫苗,卻忽略免疫老化導致抵抗力下降的狀況。醫師提醒,大眾應改變「流感冬天才會有」、「流感疫苗打完就立刻見效」、以及「流感疫苗保護時效都一樣」3大NG觀念,透過「提前施打」避免成為家人負擔。
閱讀更多
2024-08-27
廣告企劃製作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大家習以為常生活方式,對許多人來說卻不容易做到,根據睡眠醫學學會統計, 台灣 每5個成年人就有1人無法自然入眠,明明很早上床卻是精神不濟、夜晚翻來覆去好像在煎魚、…長期下來恐對健康造成影響。
閱讀更多
2024-08-27
中時新聞網 吳慧芬
談到好油很多人會聯想到橄欖油,但缺點是發煙點低,營養師李婉萍表示,榛果油發煙點攝氏220度較橄欖油高,若想只用1款油「煎、煮、炒、炸、燉、滷」穩定地用到底,她推薦榛果油,不僅富含Omega-9、維生素E、酚類化合物,有助減少老化、失智與癌症風險,且發煙點較高,也比橄欖油便宜。
閱讀更多
2024-08-26
謝青樺、李秋藝、林翰飛
避免不孝子法寶 「生前贈與」與「附負擔贈與」資產的安排——生前贈與或遺產?
閱讀更多
2024-08-26
林靜芸醫師
基底細胞癌是最常見的皮膚癌。患者的皮膚會先長出一塊無痛的隆起,其上可能有具光澤的蛛網紋或是潰瘍。此種癌症的生長速度緩慢,會損傷周邊的組織,嚴重的會吃掉肌肉及骨頭,所以眼睛、鼻子、嘴唇可能毀損,最好儘早發現,早期治療。
閱讀更多
2024-08-26
黃靖文
「多數病患恐懼的不是死亡,是未來會怎麼活著!」全台首位罕病立委、現任基隆市社會處處長楊玉欣,她同時也是亞洲首部病人自主權利法的推手。19歲那年楊玉欣突然跌倒爬不起來,緊急就醫才發現罹患罕見疾病「三好氏遠端肌肉無力症」,身體的癱瘓處會逐漸從遠端肌肉向內擴散,且無藥可醫。罹患罕病,讓楊玉欣比一般人更早體悟到生死,她說:「我們每個人都是潛在的病人」,無常隨時會降臨。
閱讀更多
2024-08-23
郭美懿
台灣 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隨著平均壽命延長,意味著人們有更多時間安享晚年。然而多數人只做「生涯規劃」,卻不知做「生死計畫」,面對生命必將迎來的最終旅程,你會怎麼安排餘生?
閱讀更多
27/ 30
第 27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