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同意書

顯示第 516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15

父驟逝他不願再悔憾、決定放生自己!外銀主管改當直播主教插畫:成就感錢都買不到

tCol 2021-05-17

郭美懿

父驟逝他不願再悔憾、決定放生自己!外銀主管改當直播主教插畫:成就感錢都買不到

和陳志忠晤談,聊得範圍實在廣:聊投資,他熟稔南部房市,主業是建築設計與裝潢。他擁有20多年銀行從業資歷,從工讀生做到分行協理。如今,則又多了旅繪作家與直播主的身份,跨界出書、加入直播平台教粉絲繪製插畫,讓53歲人生豐富多采。「銀行業都知道,如果能將金額放大,可以更快達到目標。」話鋒一轉,陳志忠說:「我在畫畫這件事,也是希望可以『放大』,未來再出個圖文書之類。」他的人生,的確在登出金融業後無限放大:取得第2個碩士學位、創業蓋了6間透天厝、出1本旅行速寫教學書,去年更獲社群平台17LIVE邀約開直播,以「181閒畫家常」為名與粉絲互動,至今累積近12萬愛心數。

閱讀更多

明明一起出錢,房子卻只登記男友名下,該怎麼保障自己?用4招避開「合資買屋」金錢糾紛

tCol 2021-05-07

Ted

明明一起出錢,房子卻只登記男友名下,該怎麼保障自己?用4招避開「合資買屋」金錢糾紛

買賣房屋以「夫妻」為「單位」居多,但其實,有愈來愈多朋友會來問我,「我們不是夫妻、也不打算結婚,但未來會是相互扶持的伴侶,想一起買房,該怎麼登記?」或是,「我們是兄弟、幾個朋友當投資人,想一起買房投資,那該怎麼登記、登記誰的名字?」

閱讀更多

擁有房產不等於準備好!老黑45歲選擇告別職場:及早做好這件事,才有資格談退休

tCol 2021-03-05

田臨斌

擁有房產不等於準備好!老黑45歲選擇告別職場:及早做好這件事,才有資格談退休

這世上沒有完美的房產,即使眼前看似完美,一段時間後隨需求改變也會變得不完美,賠錢還可以再賺,但時間一去不復返。

閱讀更多

在家屬面前宣告死亡,被大吼為何不救活病人!護士:我們不是神是人,也會害怕

tCol 2021-02-05

李蓏昀

在家屬面前宣告死亡,被大吼為何不救活病人!護士:我們不是神是人,也會害怕

人們只要哪裡有病痛或不舒服就會來看醫生,尤其來到加護病房的都是有生命危險的人,有的人接受治療,生存意志積極,最後痊癒而歸,有的人則是很遺憾地到了天國。不過,大部分的人來到醫院都會認為:「一切都會沒事,醫護人員一定能把人救活。」可是,醫護人員也只是人,又怎能將觸角伸到神的領域呢?

閱讀更多

母留13間房產,繳不出遺產稅一夕被法拍,富家千金扛債5千萬:親身經歷才相信,富貧只有一線之隔

tCol 2020-11-25

王姵文(黑媽)

母留13間房產,繳不出遺產稅一夕被法拍,富家千金扛債5千萬:親身經歷才相信,富貧只有一線之隔

從衣食無缺到提款要找能領百元鈔的提款機;從豪華轎車接送到需要抉擇該給機車加油,還是買飯給自己吃;若不是親身經歷,我不會相信富裕與貧窮只有一線之隔。

閱讀更多

存1000萬炒股獲利10%,每年有100萬能不能退休?一個48歲Uber司機給我們的理財課

tCol 2020-11-19

畢德歐夫

存1000萬炒股獲利10%,每年有100萬能不能退休?一個48歲Uber司機給我們的理財課

運將大哥繼續說著:「其實要退也不是很容易,雖然一口氣領了這麼多錢,但3個孩子,老大念大學,老二念高中,最小的才5歲。」

閱讀更多

真牙能留就留,不要隨便拔?牙醫完整解說「拔牙」該注意的事

tCol 2020-11-18

陳婉箐

真牙能留就留,不要隨便拔?牙醫完整解說「拔牙」該注意的事

20201118編按:嘉義一名女子11/4疑似因一次拔了20顆牙,隔天返家後就昏迷,送醫急救後於11/13拔管,雖然院方開立死因為肺炎,但家屬質疑是拔牙感染。究竟拔牙該注意哪些的風險,這篇文章有完整說明。

閱讀更多

每月一直在扣款…我的勞退帳戶裡到底有多少錢?免跑勞保局!6種查詢方式快收藏

tCol 2020-10-29

好險網 / 李瑞瑾

每月一直在扣款…我的勞退帳戶裡到底有多少錢?免跑勞保局!6種查詢方式快收藏

勞保要砍年金給付讓廣大勞工焦慮,提撥的勞退金在經歷好幾年之後又有多少,這些可能都是大家既關心更緊張的事情。勞保投保資料、年金試算、勞退專戶有多少錢,總共有6種不同查詢方式,大家不一定要親跑一趟勞保局!

閱讀更多

想要善終,還是一路救到掛?自主「預立醫療決定」,我們可以5步驟這樣做

tCol 2020-10-13

蔡宏斌

想要善終,還是一路救到掛?自主「預立醫療決定」,我們可以5步驟這樣做

靠窗的那張床,陽光靜靜的灑落,映在老爺爺的身上。江老爺爺今年75歲,江奶奶一邊幫老爺爺按摩雙腳,一邊心疼地說:「我的老伴已經這樣躺了20年了!他是一位大學教授,20年前在課堂上突然倒下,台下的學生見狀立刻衝到講台上幫忙急救送醫,命被救回來了,卻也因為腦出血嚴重,開刀預後不佳,就這樣成了植物人,一躺就是20年。」

閱讀更多

中年後接連確診乳癌、子宮內膜癌 家醫科醫師:人生,不該原地等死,而要「從心得力」

tCol 2020-09-08

尤聰光

中年後接連確診乳癌、子宮內膜癌 家醫科醫師:人生,不該原地等死,而要「從心得力」

「我是定期自我檢查而發現乳癌的患者。」陳淑媜說,二○○七年一、二月間,洗澡時發現右側乳房不太對勁,但她因忙於看診及值班,沒有時間進一步去檢查。自己是家醫科醫師,也知道檢查時間點很重要,必須是月經結束一個禮拜的時候,沒有受女性荷爾蒙影響,乳腺沒有腫脹的情況下,檢查比較準確。直到同年五月護理師節,在某次講堂上,一位北榮護理師分享她是乳癌患者的經歷,並送上一本書。聽完護理師的分享並看完書籍後,陳淑媜回家再自我檢查一次,發現腫塊還在,決定到花蓮慈濟醫院檢查,確診是乳癌。和主治醫師討論後,因自己已四十六歲,不打算再生育,決定直接動刀將腫瘤切除。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