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6
松浦晋也
退化的腳力,尿失禁的量增加,三番兩次在廁所排便失敗—由於衰老和阿茲海默症一起惡化,二○一六年秋季母親變得衰弱,照護起來更勞心勞力了。進入十月以後,除了這些問題以外,暴食狀況也再次發生。
閱讀更多
2020-08-04
林思宇
據統計,大腸癌是國人新增癌症人數最多的腫瘤,如何預防就成為關鍵。大腸鏡可以及早揪出息肉、檢查出早期癌變,是擊退大腸癌的利器,一起來認識它吧!
閱讀更多
2020-07-21
哈爾.埃爾羅德(Hal Elrod)
過去6年來,我自認一直過著「防癌」生活,甚至已經吃了10幾年以有機植物為主的飲食,搭配少量草飼、不含激素的高品質肉類;還定期運動、每日靜心。我保持真心的愉悅,積極將壓力維持在最少狀態;我不太喝酒,只有偶爾喝點啤酒。
閱讀更多
2020-06-02
陳德愉
「我渴望見到爸爸,又怕看到他支離破碎的樣子。」在解剖臺上與父親重逢,是今年(二○一七)五月的事;已經過了半年了,但是一和我講起爸爸,朱美瞬間鼻子一紅,眼淚就在眶裡打轉。父親在臨終前,就決定要把大體捐給國防醫學院。這場大體課程,宛如朱美漫長的告別之旅,失去至親的痛楚,變成一堂堂的解剖課,一次次地讓她回憶起自己與父親的種種。我相信,當我在進行採訪時,朱美還沒有從這場告別裡離開,因為她總是一不小心,就又會掉進那個悲傷的情境裡,流起淚來。
閱讀更多
2020-05-22
魏怡嘉, 黃子明等
《病人自主權利法》2019年1月6日上路,花蓮洪清海、林瓊雲夫妻檔,是花蓮慈濟醫院第一批「預立醫療決定書」簽署者。經歷人生起起落落,老夫妻倆已看開生死,開心且果斷地簽下 同意書 ,希望為11名子女減輕壓力,更為自己爭取善終權利。
閱讀更多
2020-05-08
吳若權
所謂的「自己照顧自己」,不只是飲食作息、身體健康、情緒穩定,還包括讓自己的身心靈不斷維持動態的平衡,用愛與寬恕對待世界,以勇氣面對挑戰。
閱讀更多
2020-03-30
微粒 (Willie)
曾幾何時,經歷了很多人事物,遭遇了很多的無奈,工作激情慢慢冷卻,也開始慢慢重視自己的健康和家人的狀況,後面幾年真正感覺到是用時間在換取薪資。
閱讀更多
2020-03-09
邱子瑜
他們每個人都各有一套打江湖的本領,一下會在你身體這裡磕磕碰碰、一下在那裡東敲西打,無法保證成功或失敗的機率,事前也沒有簽風險 同意書 ,一切仰賴他們的經驗或某種神祕力量,總之應該是一門穩賺不賠的生意。
閱讀更多
2020-01-15
楊智鈞醫師
「楊醫師,金雀阿嬤今天要轉普通病房了!」看到 LINE 簡訊傳來的時候,我簡直不敢相信。
閱讀更多
2019-12-25
吳宛育
醫療團隊治療趙伯一段時間了,但七十多歲虛弱易跌倒的高危險病人,明明需要有人陪在床邊,他卻一直拒絕聘請看護,護理師只好照會我,前去看看他。原來趙伯拒絕僱請看護,是因為捨不得花錢。但我探詢了一下,國文老師退休、有退休金、有不動產等等,經濟狀況不至於太差,但趙伯就是不想花這個錢。
閱讀更多
7/ 12
第 7頁,共 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