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4
陳亭均
中國房市走入多事之秋,知名建商萬科九月底在秋季例會竟高喊「活下去!」,房市恐怕遭遇「拐點」。信義房屋董事長卻無所畏懼,他想結合社區營造,蓋出「有好鄰居的房子」,堅持特色,穩健走出自己的路。
閱讀更多
2018-10-26
袁于善
友達光電持續落實社會參與、 回饋 在地,響應「2018年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透過先進顯示技術,打造結合科技與自然之美的「友達微美館」,此次策展的設計靈感來自顯微鏡下的植物奇幻形態,希望透過先進顯示技術,呈現花粉微觀之美,讓參觀民眾從中獲得感動和啟發。
閱讀更多
2018-10-10
李伊晴
台東縣政府今(10)日早上八時舉行雙十國慶升旗典禮,愛心菜販陳樹菊也應邀參加,歡慶國家生日,陳樹菊也捐出2張價值共1600萬元的保單,分別贈予台東馬偕醫院及台東基督教醫院,做為醫療貧困暨癌友關懷基金。陳樹菊說:「我什麼都不缺,人生短短,來空空、去空空」。
閱讀更多
2018-09-12
陳亭均
科學家郭正光最近被網友冠上了一個很有歷史感的名稱:「上古神獸」,當然,他不可能在堯舜禹湯、兩河文明,那些「上古」時代幹過些什麼。從「黑名單」到科學家,郭正光一路走來,心裡始終只念著故鄉台灣。
閱讀更多
2018-08-30
麥田出版
我一直引頸期盼七十歲的到來。那種感覺就像是持續累積各種經驗、磨練自己、不斷努力建構自己的價值觀後抵達終點一般。但當今卻是傾向「年輕至上」的時代,每個人都害怕變老,常聽聞如何駐顏之類的話題。
閱讀更多
2018-08-23
盧郁安
你還記得一碗麵的故事嗎?這個感動全台的故事迄今已12年,老二魏雪婷和老四魏學聖因為感念母親曾受人照顧,相繼成為照服員,希望能將這份愛透過長照傳遞下去。
閱讀更多
2018-06-15
林文欣
量子力學大師薛定鄂說:「我」是什麼?通過深入的自省,你會發現所謂真正的「我」,只不過是一堆體驗和記憶材料的堆積罷了。對意識來說,沒有曾經和將來,只有包括記憶和期望在內的現在。
閱讀更多
2018-06-11
時報出版
不要以為要留下多少遺產給孩子是有錢人的事,戰後嬰兒潮世代的退休人口,只要年輕時不吃喝嫖賭,努力工作,多多少少都會存下一些資產,若不先想好該如何分配給家人,孩子們為了遺產反目成仇者屢見不鮮,尤其是生前未變現或分割的不動產,最容易發生爭端。
閱讀更多
2018-06-05
國泰綜合醫院
阿登考完研究所後就陷入了掉髮的恐慌中。每天起床他都會發現枕頭上有大量落髮。為此他已經完全戒除了晚睡、吃辣、天天洗頭的習慣,但頭髮還是毫不留情地逐漸減少。
閱讀更多
25/ 30
第 25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