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6
松浦晋也
退化的腳力,尿失禁的量增加,三番兩次在廁所排便失敗—由於衰老和阿茲海默症一起惡化,二○一六年秋季母親變得衰弱,照護起來更勞心勞力了。進入十月以後,除了這些問題以外,暴食狀況也再次發生。
閱讀更多
2020-07-15
楊雅婷
68歲林先2018年10月因罹患「肌肉侵犯型膀胱癌」,接受過化療及電療進行保存膀胱治療,但膀胱癌仍多次復發,同年12月,經磁振造影檢查,發現膀胱右側靠近輸尿管開口處,長出約4.3公分的腫瘤,不僅膀胱腫瘤阻塞右邊輸尿管開口,還合併發生右邊腎水腫。
閱讀更多
2020-07-15
楊雅婷
48歲張先生3年前,被診斷出右側頰黏膜有均質性厚白斑,而接受切除手術,也因此戒掉30年抽菸、飲酒及嚼檳榔等習慣。因工作忙碌,故手術後就沒再回診追蹤,加上覺得口腔都無不適感,也因戒除菸、酒及檳榔的習慣,就沒再多留心。
閱讀更多
2020-05-08
吳若權
所謂的「自己照顧自己」,不只是飲食作息、身體健康、情緒穩定,還包括讓自己的身心靈不斷維持動態的平衡,用愛與寬恕對待世界,以勇氣面對挑戰。
閱讀更多
2020-04-15
李春杏
接納需要學習需要勇氣,更需要時間來好好消化,儘管將心裡的猶豫先全部擱著,好好告訴父親自己心裡的糾結,好好跟父親說說從小到大的感謝與道歉,好好的告別,把愛說出口,讓父親有機會安息,讓自己有機會釋懷。
閱讀更多
2020-03-09
邱子瑜
他們每個人都各有一套打江湖的本領,一下會在你身體這裡磕磕碰碰、一下在那裡東敲西打,無法保證成功或失敗的機率,事前也沒有簽風險同意書,一切仰賴他們的經驗或某種神祕力量,總之應該是一門穩賺不賠的生意。
閱讀更多
2020-02-25
今周刊編輯部
目睹生命脆弱激勵守護使命「看見這裡的匱乏,總是想起過去的自己,就覺得我其實是很富足的!」魯瑪夫多次目睹剛出生的嬰兒沒有了父親,只能喝米湯或黃豆水,甚至因營養不足而死亡。孩童生病時,沒有藥品,只能使用刮痧之類的傳統療法,幼小的身軀被刮得全身紅腫,疼痛得哭鬧不停,但母親也只能緊緊抓住他,繼續為他「治病」。「每看到一個羸弱無助的生命,我們的心就彷彿被抽打一下,也再次提醒自己要如《聖經》所說『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守護難民。」
閱讀更多
2020-02-09
彭芃萱
6年前Jane被確診罹患乳癌第2期,在郵局工作的她決定辦退休養病。她遵照醫生的治療方式,花1年半時間成功抗癌。「那時的人生體悟是,想要做的事情要趕快去做。」於是,她開始規劃自助旅行,去年(2019年)赴巴黎深度之旅20多天,只花了9萬元。旅行,讓她明瞭,身體健康很重要,要擺在人生的第一順位。
閱讀更多
8/ 13
第 8頁,共 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