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5
張曼娟
年輕時,在牆壁的吊飾上看見一行字:「把今天當成人生的第一天。」當成第一天,所以一切都是新鮮的,沒有過去,沒有創傷,充滿希望與未知。但我心裡卻浮起一句話:「我願把今天當成人生的最後一天。」
閱讀更多
2023-05-12
張曼娟
我的幾位四年級朋友,已經進入了領敬老卡的年紀,是客觀定義上的長輩了。踏入花甲之年的我,也領到號碼牌,等著叫號了。當某些人還糾結在「叫『小姐』就好,叫什麼『大姐』。」的情緒中,我真心以為要珍惜被喚作「阿姨」的年紀,因為很快就要被叫「阿嬤」了。
閱讀更多
2023-05-12
張曼娟
約莫四十年前,中央圖書館位於南海路的植物園,古色古香的傳統中式建築,是念碩士班的我最常流連的處所。我喜歡在階梯上找個花窗旁的位置,席地而坐,靜靜閱讀。
閱讀更多
2023-05-12
張曼娟
上次出門投票,父親是由阿妮(外籍看護)推著輪椅去的,母親則是由我牽著去的;這一回,他們倆都坐在輪椅上了。阿妮推著父親的輪椅比較高,我推著母親比較小巧輕盈的輪椅。在往投票所前進時,阿妮忍不住跟我說:「抬頭挺胸啊,妳為什麼彎腰駝背?這樣不好看啦。」
閱讀更多
2023-03-29
張曼娟
年近70的母親情緒激動對著負責照顧的小女兒喊道,「我就是小孩子!我就是小孩子!你要像照顧小孩子一樣照顧我,這就是報恩!你懂不懂?什麼叫作自己的生活?你的生活就是要照顧我!」
閱讀更多
2023-01-19
傅瑋瓊
5歲時,為了避難搬到水吉鄉下和外公同住,耳濡目染下,外公做木材生意,其為人處事的身教在無形中潛移默化,影響鄭崇華的人格養成,是他生命中的第一個好老師。
閱讀更多
2022-12-16
瓦基(莊勝翔)
設定目標的方式,我分為長期、短期和微型目標,這是幫助自己貫徹「以終為始」的思維,讓每個行動都圍繞著最終極的目標。我們已經學會用「十年願景」設定長期目標,用「兩年封面故事」給予自己一段試驗期,設定短期目標。但你可能會覺得這兩個目標還是太大,具體應該做什麼呢?我把每一天、每一刻都可以做的事,稱為「微型目標」。
閱讀更多
2022-10-21
瓊・李維
從健康的角度來看,孤獨帶來的傷害,幾乎和每天抽一包香菸不相上下,因為孤獨不僅會造成心理上的影響,更是帶來細胞層級的改變。
閱讀更多
2022-10-14
瓊・李維
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的茱莉安.霍特-隆斯達〈Julianne Holt-Lunstad〉透過研究來挑戰這個問題。她檢視上萬人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從飲食與吸菸習慣,到婚姻狀態與運動,試著釐清導致人們長壽的因子。在進行為期七年的追蹤研究後,她終於獲得答案,而且答案還出人意料。
閱讀更多
2022-08-18
陳晉興, 梁惠雯
王女士(化名,70歲)個性開朗、熱情,堪稱「資深玩家」,游泳、打球、跳舞樣樣來,興趣相當廣泛;新冠肺炎疫情前,時常出國旅遊。然而,就在屆齡退休、準備迎接更寬廣的人生時,確診了肺腺癌。她勇敢、堅毅的面對,不僅為自己拍下美美的「畢業照」,還慰勞自己住進杜拜帆船飯店,灑脫的說:「罹癌又何妨?跟它直球對決就是!」
閱讀更多
4/ 12
第 4頁,共 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