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1
彭芃萱
陳觀嬌29歲那年嫁來台灣,沒想到在雲林務農的夫家生活過得如此窮困。生下女兒後,她滿腦子想的都是「我要賺錢!」靠著好手藝經營麵攤、養活全家。身為越南華僑,會說中文的她更成為警察的得力助手,充當中文翻譯。年逾50的她有個夢想:「我想當文字工作者,不要再靠勞力過活。」為圓夢,從國中、高中、二專、二技,一路念到研究所,她笑道:「做任何事情,只要不要放棄、不要害怕,一定能有所成就。」
閱讀更多
2022-02-18
馬克太太
有些已婚的女性朋友經常向我訴苦,說她們的婆婆很難搞,然後以羨慕的語氣,說道:「還好妳嫁給了外國人!」在她們的印象中,歐洲婆婆就如同朋友一樣好相處,不會有任何 婆媳問題 。聽完後我仰天大笑!
閱讀更多
2022-01-28
朴書雲
為什麼當我們是別人的「大姑」、「婆婆」,便會忘記我們同樣身為女人的事實,突然變成對弟媳、媳婦說出不該說的話,成為傷害她們的人呢?
閱讀更多
2021-12-28
優照護
「老公,你不覺得媽媽越來越不如以前那麼有活力了?」剛替獨居的婆婆過完90大壽的淑穎,跟老公語重心長地說。
閱讀更多
2021-05-28
林靜君談心室
台灣Covid-19疫情驟變進入三級警戒,學生遠距教學,大人分流居家辦公,平時各自忙碌的家人,被迫要長時間共處。外有病毒威脅,內有關係要面對,在這非常時期,家人能夠好好相處是嚴峻挑戰。
閱讀更多
2021-04-29
劉威麟(Mr. 6)
不只婚前如此,有時候,會一直持續到離婚後,就像小茹那樣。你只記得這些「公公婆婆小姑嫂嫂們」以前都很疼你,卻忽略去想到了離婚後,他們可能會變得很不一樣。
閱讀更多
2021-04-09
我年過60,又怎樣?黎兒人生相談室之33
Q:我是麗文,今年54歲,丈夫57歲,結婚23年,有一個兒子自己在外工作、獨居,我丈夫16年前在父母老家的地上,重建可以住2戶同居的大房子,我們跟78歲的婆婆住較大的樓下一戶,妹妹一家住較小的二樓,不同門進出,他們的孩子也長大獨立。結婚最初的7年,因為和丈夫派駐外地,沒有跟婆婆住過,公公是18年前就過世了;回國後就一起住,一開始我很想跟婆婆好好相處,但婆婆不知為什麼,就是對我很不滿意。她不想吃的菜擺出來,就直接丟入垃圾桶或夾到孩子的碗裡,也不說自己愛吃什麼,後來她不想跟我們吃,要求我端到她房裡自己吃,最後乾脆說「妳不必準備我的飯菜!」她自己就做些東西吃,或小姑送來飯菜,都在自己房裡吃!婆婆整天臭著臉,幾乎不跟我說話,想必她看我很討厭,或她也覺得我討厭她而不想和我互動,我也真的很討厭她,所以互不干涉、閃躲對方。只是,房間就在旁邊,知道她在房裡,或是連聽到她開關門的聲音、沖馬桶的水聲都覺得難受,好像是她的呼吸聲般,感受到她的存在,這麼多年,我依然非常痛苦,有增無減,我先生要我不要理會她就好,就什麼都不說,但我就是會在意,我也無法跟她面對面攤牌。我們就像是陌生人,不像其他朋友還有許多精彩的婆媳戰爭細節可說,不過我實在難忍,婆婆還很矯健,又是長壽家庭,活100歲都可能,難道我還要繼續忍耐她20幾年嗎?
閱讀更多
2021-03-31
劉秀枝
我最近動了「白內障摘除併人工水晶體植入手術」。手術順利且成功,但有些感悟,想跟大家分享。
閱讀更多
4/ 6
第 4頁,共 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