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0
小虎文
白天在樹德科技大學忙於教職,晚上與假日則轉身在為民眾們解決疑難雜症,幾乎365天全年無休的他,對「宗教志業」全力以赴,不亞於繁忙的教職工作,最終目的,希望能提升民間信仰的層次,不淪為迷信與道聽塗說。
閱讀更多
2020-01-08
金英朱
我以為努力當個好妻子、媽媽、 媳婦 婚姻就會幸福,於是把自己的感受埋在深處,盡力配合婆家,但我和丈夫的距離卻越來越遠,也失去了孩子的尊重和快樂。反正没什麼好失去的了,我鼓起勇氣對公婆交出了 媳婦 辭職信,想不到,奇蹟開始一一出現……
閱讀更多
2020-01-02
林靜君談心室
去年,當時尚在高中就讀的女兒拿《82年生的金智英》這本書推薦我看。一口氣讀完之後,忍不住對她說:「這簡直就是我以前的日記本啊!被寫走了。」
閱讀更多
2019-12-30
林芷揚
「我們常跟家人朋友說,下個月或明年我要去哪裡玩,但你怎麼知道一定會活到那一天?我們連明天、下禮拜還在不在都不知道了。所以你說,我們是不是每天都在超越死亡?」
閱讀更多
2019-12-26
黃啟團
「我恨你,長大後卻變成了你。」這種現象在文學作品中隨處可見,比如主角小時候看到家人被殺害,對殺手恨之入骨,為了報仇,自己最後也成了殺人狂魔。這樣的例子在現實生活中亦比比皆是,那些備受婆婆欺負的小 媳婦 ,成為婆婆後,對自己的兒媳也異常嚴苛;那些對暴力的父親恨之入骨的兒子,長大後比父親更為殘忍;那些恨母親軟弱的女兒,長大後比母親更為軟弱......
閱讀更多
2019-12-25
黃越綏
人在心態上若先向「老」妥協,所有行為舉止就會不自主地配合著新角色扮演,不但給自己設限,也給自己找了很多藉口。
閱讀更多
2019-12-13
陳俊欽
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最慘,別人的都不怎麼樣,因為大家都最在乎自己的,別人的——看開點、隨便啦、加油啦、不要無病呻吟──如果比我有錢,那可惡了:不要處在福中不知福啦、不要窮得只剩下錢啦……
閱讀更多
2019-12-09
許禮安
到底是病人還是家屬無法承受打擊?通常是家屬以為病人無法承受打擊,可是這個必須要詢問病人才能認定啊!在沒問過病人之前,純粹只是家屬把想法投射到病人身上罷了。
閱讀更多
2019-11-27
賴奕菁
「我媽報一個數字,說什麼時候要,我就得想辦法去變出來,按時給她。」她說。
閱讀更多
2019-11-27
賴奕菁
公婆滿意的表情,讓她深信「順從最省事」,就當自己是沒有情緒的機器人好了。(編按:本文主旨,是期許社會的婚姻關係都能受到合理、完善對待,讓家庭關係更幸福美滿。)
閱讀更多
30/ 30
第 30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