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8
稻盛和夫
編按: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罹癌後接觸佛法,並將自己的人生、經營經驗與佛法之道結合,悟出的新生存法則。因為這樣的經歷,他體悟到人生與商場都充滿不確定性,此時必須回歸「本質思考」,從核心價值出發,自然能找到不為環境影響的正確之道。在《稻盛和夫 生存之道》裡,他以「利他之心」為核心,指出追求利他最終也將帶來利己的結果,並透過自己成功翻轉日本航空的經驗,強調「利他」的實踐價值。
閱讀更多
2025-01-20
蓮花基金會
在全球邁入高齡化的趨勢下,台灣正積極準備迎接超高齡社會的挑戰。上週五(1/17)蓮花基金會舉辦記者會,發表全台首份針對中高齡族群的「晚美人生大調查」,並推動幸福終活的理念。
閱讀更多
2024-12-10
康哲偉
編按:新北市新莊12/9發生一起人倫悲劇。一名73歲退休建築師因長期照顧患有「水腦症」的68歲妻子,身心不堪負荷,一時衝動抱起妻子從住家14樓往下丟,妻子當場死亡。據了解,林姓夫妻結縭近40年,育有2子1女,子女皆已成年,家庭經濟狀況良好,但妻子於2年前罹患水腦症,生活無法自理,僅餘說話功能正常。丈夫一直親力親為照顧,然而年歲漸大、罹患三高,體力不支。今年8月,申請新北市府的長照服務,安排看護每日提供清潔、陪伴及盥洗等協助。然而,邱女堅持只要丈夫親自照顧,不願接受外人幫助,長期的壓力讓林男身心俱疲,最終釀成憾事。此事件凸顯長期照護者的沉重負擔,也再度引發社會對於長照服務與心理健康支持的重視。
閱讀更多
2024-12-05
黃軒 /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
編按:縱橫文壇半世紀的作家瓊瑤昨(12/4)被發現在淡水住家輕生逝世,享壽86歲。瓊瑤與平鑫濤鶼鰈情深,在丈夫過世前親見他因中風、失智臥床,最終只能倚賴鼻胃管維生,讓瓊瑤關切「善終權」,也曾發表言論支持「安樂死」。瓊瑤身後更由友人在臉書發出千字遺言,盼未來能找到人道方式,幫助「老人」們快樂的「歸去」。對此,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也在粉專發文,表示高齡者面對老病的身心痛苦,易萌生離世念頭,瓊瑤絕非孤例。但他認為瓊瑤雖有死亡教育的觀念,卻未曾擴及到家庭中每個成員,呼籲各界應關注生死教育議題,並落實「預立醫療諮商(ACP)」,「才能安樂善好自己的死亡!而不是輕生!」
閱讀更多
2024-12-02
林暐鈞
探討高齡社會善生、善終與靈性關懷之需求!蓮花基金會30周年,於政大公企中心舉辦靈性關懷國際研討會,於下午場邀請正向人成長中心陳登福願景長、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彭仁奎醫師、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陳炳仁醫師、臨床佛教 宗教 師總督導普安法師蒞臨演講,期盼與眾人一同邁向熟齡的幸福未來。
閱讀更多
2024-09-18
黃揚名
靈性上的富足,對老人有好處嗎? 為什麼?簡單的答案是,有的。 宗教 、靈性價值對老人的好處,大概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跟健康有關的,靈性上富足的人,生理上比較健康,且在接受治療的時候,效果會比較好;也有研究發現,有 宗教 信仰的人,可以利用這個做為依託,來降低自己的疼痛感覺。
閱讀更多
2024-09-10
郭美懿整理
台語歌后江蕙日前確定將登國慶舞台開唱,不料她今(9/10)日突拋罹癌震撼彈,透露2015年演唱會前夕,「身體發現極大的變化」,檢查後確認罹患癌症,幾乎以醫院為家。在反覆開刀與化療過程中,一度面臨大出血、肺栓塞等生死關頭,幸而如今康復,以「健康的江蕙」重新出發!她也表示,知道自己回歸舞台,恐引發外界聲音,但經歷過下一秒不知是生、是死的生死關頭,以及新冠疫情帶給全球的震撼與遺憾,她看待事情就更加通透!「那所謂的『聲音』,已不在乎、也不再重要了。」江蕙說,人生苦短,應該好好把握當下做自己,她要重拾麥克風站上舞台,為歌迷而唱、也為自己而唱!
閱讀更多
2024-09-09
郭美懿
想像中,出家人的修行不沾凡塵,大林慈濟醫院臨床 宗教 師顧問釋普安卻「入世」得很。安寧病房的工作,讓她經常需要握著臨終病人的手,或試圖平靜面對至親即將離世而歇斯底里的家屬。她照顧的也不只是佛道教徒,更多是其他信仰或無神論者,甚至打破戒律,陪著病人一起翻聖經、唱詩歌。18年來她如同擺渡人,為上萬名病患送行,有市值逾百億的企業總經理、不識字的童養媳阿嬤、也有大半輩子關在監獄裡的黑道流氓,甚至是出生僅48天的新生兒。她說,來到臨床後,對「苦難眾生」4個字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安寧病房,是最好的修行道場。」
閱讀更多
2024-08-28
郭美懿
據健保署統計,台灣2022年使用安寧療護服務者已達6萬7千多人,癌症病人過世前一年接受過各種形式的安寧療護者,比例也超過61%。安寧病人身體的病痛,能透過先進醫療獲得一定程度的緩解,但身心靈性的困頓,該從何處得到撫慰?所謂「靈性關懷照顧」,便是由此應運而生。一般以為「靈性關懷」與 宗教 信仰相關,事實上它更著重引導末期病人找到生命價值與意義、圓滿心願,學習因應即將發生的事。「目的就是生死兩相安,讓離開的人放鬆、沒有遺憾地往前走,而活著的人可以帶著祝福、思念,走他該走的人生。」
閱讀更多
2024-08-09
林靜君談心室
19歲男大學生說,自己與家人信仰不同,他參加教會活動想受洗,爸爸卻以「歷代祖先都是拿香,家裡的玄天上帝要傳承下來」阻攔,爸爸甚至說兒子信教給這個家投下震撼彈,讓自己「睡不好、吃不好,才幾天頭髮就白了很多。」兒子的「上帝」遇上老爸的「玄天上帝」,當親子之間信仰不同,該如何找到和諧相處之道?
閱讀更多
1/ 25
第 1頁,共 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