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5
商沛宇
動筆時,腦海浮現出的第一個概念,是這幾年台灣臨床心理學界在推廣心理健康觀念時,最耳熟能詳的「安、靜、能、繫、望」五字訣,這也是我在工作上與病人、家屬互動的基礎。書裡的每一則故事雖然各自有強調的重點與主軸,但核心仍圍繞著這五個原則,只是依據不同的臨床情境來延伸和運用。
閱讀更多
2023-07-18
聯合報/ 記者 林麗玉
今周刊編按:行天宮爆發受贈爭議,根據《鏡週刊》報導,台北市1名87歲、罹患輕微失智症獨居老翁,瞞著女兒將市價逾億元的9戶房產捐給行天宮,老翁女兒稱老父親表示廟方承諾會照顧餘生,但房產過戶後就沒人聞問,甚至簽約之前,都沒有告知家屬。對此,行天宮董事長吳岳羽表示,當初是老翁主動到廟裡表達捐贈意願,當時他很健康,廟方也未承諾照顧餘生,程序一切合法。周二傍晚行天宮也發出千字文聲明強調,行天宮推行正信理念,於本案處理合情合理合法,希望當事人不要受此事件影響心情,並希望其家庭能相處融洽。至於行天宮是否有照顧老先生的意願?行天宮說,是否照顧老先生應與其捐贈行為無關,行天宮本於慈善的立場,給予需要的民眾關懷,在合情合理的請況下,會持續關懷他。
閱讀更多
2023-07-13
偉文隨筆
「退休進行式」主張,只要是工作,也就是能為我們帶來金錢報酬的工作,一定必須退休,將舞台讓給別人。但是現代人的壽命很長,退休後還有二、三十年的時間,所以一定要找到一件到離開世界前都可以持續做的事情,而且這件事既然我們用寶貴的這一生來做,所以也一定是要值得的事。
閱讀更多
2023-07-07
ChatGPT
對於人生目標的追尋,往往歸結到一個根本問題,那就是: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是什麼?跨越文化與世代,這是一個在歷史進程中不斷被人們追問的問題。雖然這個問題難以回答,但卻是一個為了活出充實有意義的人生而值得去探索的問題。「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是什麼」之核心所在,就是價值觀的想法。價值觀是那些對我們來說最為重要的原則或信仰。它指引我們的行為、我們的決定,並且最終指引我們對於目標的意識。而我們的價值觀會受到各種不同因素的影響,例如文化、 宗教 、個人經驗,以及人際關係。
閱讀更多
2023-06-14
中村恒子, 奧田弘美
55歲的奧田弘美與93歲的恒子醫師,一起針對「人生下半場」的各種「不安」,分享彼此的真心話。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的前2個月,16歲少女為了成為醫生,隻身一人從尾道市前往大阪,走過動盪不安的時代,把兩個兒子養育成人,直到90歲為止,一直認真做好精神科醫師的工作。她深受6個孫子喜愛,卻決定在安養院度過最後一程。堅持「長輩最後的體貼」和「人生最後的分寸」,這就是恒子醫師的一貫作風。
閱讀更多
2023-06-09
丹尼爾.高曼, 理查.戴維森
《EQ》之父暨情緒教育大師丹尼爾.高曼聯手腦神經研究先驅理查.戴維森,在達賴喇嘛的鼓勵之下,聯手世界級各領域科學家,不受限於 宗教 信仰,以嚴格的科學實證,證明靜觀練習可以管理造成身心傷害的破壞性情緒。
閱讀更多
2023-06-02
吳若權
在 宗教 、種族、政黨之間,常會因為爭奪利益而假冒「自由自在」之名,行權力鬥爭之實。這些都是以自我為中心,才會產生利益衝突,但是一般民眾沒有辦法真正理解這些核心利益的糾葛,反而被政客操弄,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因而捲入對立的衝突,失去自由自在的簡單與快樂,甚至還鬧到與朋友、家人之間失去和諧。究竟孰是孰非?這要從歷史的眼光去看,當時空都過去以後,回來看這個時代發生什麼事,才能夠比較客觀。當下所能做的,只有彼此尊重、彼此包容。
閱讀更多
2023-05-08
蘇絢慧
媛麗小心的擦著錶,然後將它戴在手腕上。這錶和媛麗秀氣的手一點都不協調。任誰都可以看出這是一支男性的錶。媛麗每天都要戴上這支錶,這是丈夫每天都會戴在手上的錶,這支錶伴著丈夫早出晚歸的工作著。她甚至可以想起丈夫總是看著錶說:「要快點才行,快來不及了。」
閱讀更多
2023-04-11
李偉文
一九七○年四月二十二日,美國參議員受《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作者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影響,發起了美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草根遊行活動,當年是為了抗議大量使用含鉛汽油及產業排放濃煙卻無法管制,要求國會通過環境生態法案。
閱讀更多
2023-03-04
林暐鈞
陪你善終,不僅是陪家人走最後一哩路,是學習放下摯愛,與理解自我價值的人生體悟,在告別以前,把愛好好留下來。如同作家李偉文所述,「人活著就必須面對兩個問題,生命是怎麼回事?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以及另一個終極問題,我的生命是怎麼回事?活著有什麼價值?」《陪你善終》新書分享會於今(3/4)登場,由蓮花基金會、三應出版社、一方青出版社等共同舉辦,場內吸引約250人入場,座無虛席,共同虛心學習「人生必修課,認識死亡與善終」,當摯愛的親友面臨死亡,如何協助他們走完人生?而留下來的家屬,又要如何陪伴彼此,走過無止盡悲傷,與感慨?
閱讀更多
4/ 25
第 4頁,共 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