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7
林靜君談心室
媽媽到處向親戚朋友說,「我有房租收,不花子女一毛錢,子女如果不孝順,也休想從我口袋分到一分一毫。」乍聽之下沒有錯,但她聽了就是不舒服,搞不懂媽媽為什麼一直將錢掛在嘴上,這讓她變得不想回家看媽媽,只是太久沒回去也會內疚,搞得自己很煩…
閱讀更多
2023-04-07
今周學堂
下定決心進行形象大改造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不管Lyn走到哪裡,老闆的眼睛就跟著她飄到哪裡,甚至還欽點Lyn陪自己接待即將來台的德國大老闆。「我一句德文都不會說,但經過兩天密集的會議後,德國大老闆在臨行前竟然跟我說『妳很專業』。」Lyn如此訴說著這個讓她哭笑不得的情境⋯⋯
閱讀更多
2023-03-18
郭美懿
許多年輕人傾向婚後自組小家庭,避免兩代同住產生嫌隙,但有位女網友卻在網路發文表示,婚後原本買房自住,婆婆卻在她懷孕時以幫忙顧孫為由搬進來。由於婆媳生活習慣迥異,婆婆還要求多給1萬元孝親費,即使原PO後來自聘保母仍不願搬走,讓她崩潰求救:「到底要怎麼請她回家?不要再賴在我家了!」
閱讀更多
2023-03-17
偉文隨筆
我總是覺得台灣有不少家長在孩子不同成長階段所採取的方法與重點剛好顛倒了。往往在孩子還小時,崇尚開放式的教育,以專家的話為聖旨,說「父母要當孩子的朋友」,認為一切事情都必須跟孩子「好好商量」,以致於孩子才剛學會走路、講話,就讓孩子予取予求。
閱讀更多
2023-03-13
小虎文
許多人常把「等到我退休時再做」掛在嘴上,但對某些人來說,任何事都不需要等到退休後再做,因為他們沒有真正退休的時候。台北榮民總醫院前院長張德明就是這樣的人:「我的字典裡沒有『退』這個字」,只要病人需要他,他就在!
閱讀更多
2023-03-10
郭美懿
行政院日前舉辦「高齡科技產業策略會議」,宣示將攜手產業在高齡照顧、健康福祉等產業,創造3000億元產值。今(3/10)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董事長涂醒哲、壯世代教科文協會理事長吳春城,及新東向全球產學研協會執行長陳孝昌共同召開記者會,肯定政府宣示方向與願景,但若以「消極的銀髮思維」來推動相關政策與產業,恐錯置當前熟齡族的「人設」與身份認同,呼籲應撕下「銀髮族」標籤,重新定義為「壯高齡」世代。
閱讀更多
2023-03-09
李易紓整理
知名主持人鄭弘儀周四(3/9)傳出請辭三立《鄭知道了》節目,因其擁有個人獨特風格,不少死忠粉絲大感意外。63歲的鄭弘儀曾透露自己在去年健康檢查,竟然出現冠狀動脈硬化,血管狹窄已達69%,被醫生一度評估需要裝支架,讓他很擔心會突然心肌梗塞。他在節目《新聞挖挖哇》說,現在會隨身攜帶心肌梗塞的急救藥方「舌下含片」,以爭取就醫時間。
閱讀更多
2023-03-07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父親斷食,因為確定在幾天內就會往生,反而給了他們最完整的相處時光,讓子女能陪伴父親到最後,永遠都不會有遺憾。
閱讀更多
2023-03-04
翁申霖 整理
家庭、手足為了財產問題撕破臉的狀況,在這社會上屢見不鮮。一名女網友表示,自家中父親中風癱瘓後,為了就近照顧搬回娘家,與先生孩子分隔兩地,一年多來的悉心照護,爸爸從全癱進步到能自理。然而,爸爸在近期立遺囑做公證時,卻將所有財產分給兩位哥哥,該網友只拿到一只手錶,讓她徹底心寒,連律師也看不下去。
閱讀更多
20/ 30
第 20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