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8
林暐鈞
50後,你還有多少精力與勇氣,踏出腳步長征世界?又或是在步入老年後,面對親友逐一離世、孩子各自離家,該如何與自己相處,面對房間裡只有一人氣息的時光?電影《一個人的朝聖》或許可以給你一個可能的解答。它述說老後一切歸於平靜,當一切世俗負擔都脫去時,是否還有力氣去做所謂此生「有意義」的事?以及當你面臨老後獨處,如何面對這樣的人生階段,活出「一個人的快樂老後」?
閱讀更多
2023-07-19
郭美懿
台灣癌症發生率在全球排名第十位,已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41年,其中肺癌堪稱頭號殺手,致死率已連續19年位居所有癌症之首,每年有超過1萬人死於肺癌,男女癌症死亡第1名也都是肺癌。
閱讀更多
2023-07-16
營養醫學博士 劉博仁
多年來,癌症一直高居台灣十大死因首位,所幸,進步的醫療為眾多癌友爭取到更多生存的機會,也因此,除了勇敢 對抗 ,病人更需學習如何與癌細胞和平共處。本書從治療、調理、日常保健三個面向切入,解除大家對癌症的各種疑惑,幫助癌友用最有效,也最適合自己的方式,重拾健康。
閱讀更多
2023-07-13
林暐鈞
現代華陀開講!讓你裝備許多重要知識,鼓起勇氣面對最複雜的癌症。由國立台北商業大學、台北經營管理研究所主辦的《最複雜的癌症-淋巴癌的防治》講座,邀請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柯博升於7/11在台北商業大學開講,開始前全場擊滿21下掌聲,意味著熱烈歡迎每一個到場的人,一同 對抗 淋巴癌。
閱讀更多
2023-07-11
照護線上
「B型肝炎的治療已進步很多,可以有效降低病毒量,避免急性肝炎發作。」彰化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范泉山醫師指出,「有好幾位B型肝炎患者,病情本來控制得相當穩定,但是因為COVID-19疫情,而沒有回診,在中斷治療後就出現腹痛、黃疸、茶色尿,抽血檢查發現是猛爆性肝炎,差點丟掉性命,相當的慘烈。」
閱讀更多
2023-07-07
胡肇芳 整理
樂壇天后李玟7月2日輕生送醫,搶救3天於5日過世,享年48歲,家人也發出聲明證實。據了解,李玟在達醫院已呈現「腦死狀態」,被醫生宣判腦死難以救回,不過港媒報導,高齡86歲的母親除了要醫生持續搶救以外,中醫出身的她親自幫女兒針灸頭部,無奈仍回天乏術。有知情人士透露,李玟不只患有憂鬱症,半年前也傳罹患乳癌,為了不讓媽媽擔心,她隱瞞病情獨自一人到醫院開刀,當時富商夫Bruce竟不在身邊陪伴。
閱讀更多
2023-07-04
營養醫學博士 劉博仁
多年來,癌症一直高居台灣十大死因首位,所幸,進步的醫療為眾多癌友爭取到更多生存的機會,也因此,除了勇敢 對抗 ,病人更需學習如何與癌細胞和平共處。本書從治療、調理、日常保健三個面向切入,解除大家對癌症的各種疑惑,幫助癌友用最有效,也最適合自己的方式,重拾健康。
閱讀更多
2023-07-04
鄭閔聲
編按:據國健署109年癌症登記資料及衛生福利部111年死因統計顯示,前列腺(攝護腺)癌在台灣男性癌症中排名第五,死亡率則同樣位居第五位,長期觀察排名更有往前趨勢,近40年來台灣攝護腺癌發生率增加約70倍,死亡率則加約20倍,並好發於50歲以上男性。近年不少名人飽受攝護腺癌之苦,包括藝人余天、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衛教專家潘懷宗、以及作家李家同等;而太電前董事長孫道存更在2021年因攝護腺癌惡化離世。攝護腺癌是個進展緩慢的癌症,早期沒有症狀,許多患者在發現攝護腺癌時,常常已經進入晚期,甚至轉移到骨頭、肺臟、肝臟、腎上腺等處,會出現骨頭轉移、內臟轉移的,屬於進展較快速、惡性度較高的高風險攝護腺癌。想要早期發現攝護腺癌,新光醫院董事、亞洲泌尿外科醫學會秘書長邱文祥表示,有一種很好的血液腫瘤標記「攝護腺特異抗原」(PSA),建議50歲以上男性每年固定抽血檢驗,當PSA異常升高,下一步就是要進行攝護腺切片,因為第一期攝護腺癌的10年存活率可達95%,如果早期發現,就不必擔心會死於攝護腺癌。(原文刊載於2021/3/10,更新時間為2023/7/4)
閱讀更多
2023-07-04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絕大多數的人在退休後,還是對自己的經濟狀況不太放心,仍需要透過投資來增加生活的安全感,但該投資什麼呢?首先,絕對不能把所有的錢都拿去銀行存起來,因為就算最高的定存利率,都無法打敗每年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率。我建議留下兩年的生活緊急預備金存在銀行,其他都該進行較積極的投資。
閱讀更多
2023-07-03
郭美懿
「便秘」是許多現代人的困擾,但大家都以為,只要天天排便就不算便秘,想不到這觀念竟然錯誤!直腸外科醫師鍾雲霓說,就算天天都有排便,「每次大便卻超過10分鐘」就屬於「排便困難」,需要找出原因和調理治療。而大家都覺得多補充纖維質就能改善便秘,卻搞錯方向吃了許多「纖維質低」的蔬菜,或以為「口感粗」就等於「高纖」,其實這些都是NG觀念!
閱讀更多
10/ 30
第 10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