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8
丁菱娟
也許我們對父母的感情既有愛又有怨,糾結著依賴、感激、憤怒、不滿和愧疚。然而在中年之後,我們發現父母的生命衰弱得更快,為了無憾,他們應該是我們首先該思考和解與重新找回關係的對象。
閱讀更多
2024-05-20
學老誌/凃奕豪
妻子韓良露即將離世時曾說:「我走了之後,你要有一起吃飯的人。」這句夫妻分離前意義深長的寄語,其實沒說的是——「不要因為我不在了,而連吃飯的心情都沒有了。」
閱讀更多
2024-05-09
學老誌/凃奕豪
對許多人而言,獨旅可能是一生中都未曾有過的國內旅遊經歷,更遑論是獨自出國旅遊。然而77歲的旅遊作家依品凡,卻在52歲開始一個人的獨旅,透過「獨自旅行」讓大眾認識—老年生活也可以如此多采多姿,顛覆一般人對老年生活的想像。
閱讀更多
2024-05-06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副所長
曉娟有著一個幸福的家庭,跟先生關係不錯,兒女也都成年且懂事,但最近卻有一件事讓曉娟很煩惱。起因是曉娟剛出社會的兒子帶著女友回家住,雖然女方是因為實習關係,才來借住1個月,但在外縣市工作半年多的女兒回家後得知,卻大發雷霆,覺得爸媽不在乎她的感受,隨便讓一個外人住進來,讓她感覺不自在。「女兒是專程回家幫弟弟過生日的,但跟爸爸討論完這件事後,就沒有出來吃飯,女兒說我們把她當作『潑出去的水』…」曉娟揪心地說,兒子跟女友交往了1年多,小倆口感情好,他們夫妻也把女孩當未來媳婦看待,尤其女方是從南部北上求學,就像曉娟當年隻身來到異鄉一樣,所以能住進家裡好好照顧,也是件好事。可是女兒對這件事耿耿於懷,這可難住曉娟了,「兒子、女兒我都愛,到底該怎麼辦才好?」
閱讀更多
2024-05-03
郭美懿
「我超愛騎車,很奇怪,不會累~我希望80歲還能騎車環島!」今年70歲的李茂鸞,人生已來到古稀之年,斑白頭髮蓋不住她滿滿活力,不但天天騎車趴趴走,最近5年內還兩度機車環島。她說,排解心情最好的方法就是「離開現場」,跳上機車,就是最好的出走!最喜歡一個人背著相機,漫無目的前進,藉著相遇不同的人生、邂逅不同的風景,讓老後的每一天,感受活著的興味與樂趣。
閱讀更多
2024-04-30
林暐鈞
「一個人吃飯只是一頓飯,一家人一起吃飯,是愛。」充滿溫暖、療癒氛圍的韓劇《離別的食譜》(韓文原譯名:今天可能有點辣),不斷地在告訴我們家庭凝聚在一起的真諦。
閱讀更多
2024-04-27
河在英
我發覺自己對媽媽幾乎一無所知,她從不提自己的私事。在我的認知中,她生來就是我的媽媽,無時無刻在家待命,總是隨傳隨到。但身為有個性的存在時,她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閱讀更多
2024-04-23
優照護
如果說,照顧失智是一段「漫長的告別」,那我們除了盡自己的心力,不妨多多尋求外在的助力,尤其是各種相關的專業,讓失智家人獲得最理想的「照護」。
閱讀更多
2024-04-12
丁菱娟
我曾經看過一位素養很好的機場服務人員,面對生氣叫罵的乘客,他很冷靜地回應「我了解您的焦慮,我也想幫您解決問題,但您是希望我在這裡聽您教訓,還是讓我趕快去幫您解決問題」。
閱讀更多
2024-04-11
格十三
讓一個男人認真探討婚姻是很難的,從心理角度分析,男性一般不太願意在無解的事情上付出太多精力。女人就不一樣了,這就是為什麼一說起婚姻,女人總有一肚子話,男人總是稍稍露出苦笑。
閱讀更多
8/ 30
第 8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