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2
郭美懿
肺癌蟬聯十大癌症之首多年,每年罹患人數高達1.8萬人,更有超過1萬人因此奪命,不僅如此,肺癌也是健保支出最高的癌症,每年花費超過220億元,堪稱「新國病」。其中, 小細胞肺癌 患者雖僅佔整體約1成,但發現罹癌時通常已擴散惡化,5年存活率不到5%,號稱最難治療的癌症之一。面對極惡「癌王」,臺大醫院外科部陳晉興教授團隊參與跨國研究計畫,發現 小細胞肺癌 竟有「自主發電」的特性,解開促進 小細胞肺癌 高度侵襲性的秘密武器。研究論文於2025年2月12日線上刊登於國際權威科學期刊「自然」(Nature),首次證實 小細胞肺癌 自主產生的電活性直接促進腫瘤的轉移惡化,對於 小細胞肺癌 的治療提供了新方向。
閱讀更多
2025-03-07
萬芳醫院新聞稿
一名年約60歲的男性因突發性呼吸困難,被緊急送往臺北市立萬芳醫院急診室。病人到院時呼吸費力、窘迫,需額外氧氣治療才能維持正常血氧,醫療團隊立即安排電腦斷層,發現左肺有一顆壓迫肺動脈並引發阻塞性肺炎的大型腫瘤,隨即進行初步治療並安排住院。在最短時間內取得組織檢體,確診為 小細胞肺癌 。經第一線化學治療後,肺部病灶逐漸改善,症狀獲得緩解,病人順利出院返家。
閱讀更多
2024-11-13
癌症希望基金會
肺癌蟬聯42年十大死因之首,在所有的肺癌中最惡名昭彰的是「 小細胞肺癌 」,發現時大多已是晚期,五年平均存活期甚至不到2%。不過,根據最新的研究發現, 小細胞肺癌 病人做化療後追加免疫治療,可以減少復發機會,延長存活時間,能有效對抗這個肺癌中的惡霸。
閱讀更多
2024-10-15
NOW健康
在《台灣靈異事件》影集中,飾演「鐵頭」警官而走紅的汪建民,不幸於10月7日死於肺腺癌,享年56歲。他於8月底參加電視節目,分享抗癌經歷,自己不菸不酒,但年輕時就有習慣性咳嗽,但並未積極就醫,也未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他呼籲大家重視健康,不可輕忽身體狀況。
閱讀更多
2024-09-02
照護線上
剛診斷為第四期肺癌的患者都相當沮喪,但現在對於晚期肺癌的治療已有長足的進展!新光醫院血液腫瘤科林瑛珠醫師指出,以前第四期肺癌患者的存活期大約只有6個月,隨著標靶治療的進步,若能找到合適的藥物,便有機會讓病情得到長期穩定控制,患者的存活期便能有望延長。抗癌藥物的進展日新月異,如今抗體藥物複合體(Antibody-drug conjugate ; ADC)漸漸運用於具有HER2基因突變的非 小細胞肺癌 ,像魔術子彈一般精準攻擊癌細胞,幫助提升治療成效,讓患者多一項選擇。
閱讀更多
2024-04-19
NOW健康
肺癌復發預後差,小心可能是罕見基因作怪!1名現年67歲的婦人,在5年前因咳嗽、體重減輕就醫,檢查確診為第3期肺腺癌,經手術與標準的化療與電療,卻在1年後復發,且出現癌轉移與惡性肋膜積水的症狀,進一步檢測發現少見的BRAF基因突變,隨即依醫師建議接受對應的雙標靶治療,迄今過了4年不但讓癌胚胎抗原指數CEA從最高的17.88降至正常範圍的3.35、影像顯示癌細胞控制良好,且病友也能維持良好的體能,可以自主走路到診間回診。
閱讀更多
2024-04-03
照護線上
肺癌已成台灣新國病!根據統計顯示,肺癌已蟬聯我國癌症死亡人數榜首近20年,每年新發生人數也破萬人,平均每半小時就約有1人罹患肺癌。其中過半數的肺癌患者確診時已為晚期、不適合手術,如何選擇合適的治療成為重要課題。隨著醫療科技進步,肺癌治療已有許多更精準、表現不錯的治療,如:癌症免疫藥物、標靶治療等,國內外治療指引(包含美國癌症治療指引、國內晚期肺癌藥物治療共識)也皆將兩種治療列為晚期肺癌優先治療建議。但是,你知道癌症免疫藥物是什麼嗎?哪些情況可以使用呢?
閱讀更多
2024-02-05
照護線上
一位四十多歲的女性,平時不僅要工作還要照顧小孩,卻突然被診斷肺腺癌且已腦部轉移,在確定有EGFR基因突變後,便開始使用口服標靶藥物。李岡遠醫師說,病友因為合併有腦轉移,建議再接受加馬刀治療,即為病友申請健保給付。
閱讀更多
2023-12-22
NOW健康
肺癌連續18年位居台灣10大癌症死因之首1,根據最近國健署公布2021年癌症登記報告,連15年居首位的大腸癌,被過去位居第2位的肺癌擠下,肺癌躍升發生人數最高癌症2。其風險因子與菸害、空氣汙染、家族史等因素有關,隨著政府推廣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有助於民眾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但臨床觀察早期肺癌儘管術後搭配輔助性化療,復發率仍相當高,所幸輔助性治療目前已進入到精準治療的年代,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癌症中心內科主任、胸腔內科主任、肺癌團隊負責人涂智彥醫師表示,特別是這幾年標靶治療及免疫治療的輔助,有機會可以幫助患者降低疾病復發率進而延長病患的存活率。
閱讀更多
1/ 4
第 1頁,共 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