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30
李易紓
台灣每10個人中就有1人有慢性失眠的問題,長期失眠的人,不僅晚上睡不著、睡不好而痛苦,也會影響到白天的精神狀況,讓記憶力、專注力下降、免疫力變差、情緒也容易焦躁。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科臨床心理師張琳指出,睡眠受到3個神經生理機制所調控:恆定系統、生理時鐘、清醒系統,要先了解哪個環節出問題,才能解決失眠困擾。
閱讀更多
2021-03-22
李易紓
不少人常肩頸痠痛,肌肉緊繃疲勞,進而有頭痛現象發生,卻往往只靠藥膏或痠痛藥布緩解疼痛感,問題沒有根本解決,最後甚至出現手麻無力的狀況。醫師說,這有可能是脖子長時間姿勢不良,造成的頸椎間盤突出!初期可用藥物及復健治療,但約有1成患者會因嚴重壓迫神經需動手術,不可輕忽。
閱讀更多
2021-03-19
NOW健康
引發口腔癌3大危險因子為檳榔、吸菸、喝酒,早期發現並治療,5年存活率達8成。高風險族群應定期篩檢, 平日 也可在刷牙時照鏡子自我檢查,如發現異常應盡速就醫。
閱讀更多
2021-03-19
林靜君談心室
小燕(化名)自豪和先生是別人口中的模範夫妻, 平日 活動同進同出,固定參加社團,去年來了一位活潑的女團友,快速與大家交好。聽她細聲對男團員喊「X哥長、X哥短」小燕就一肚子火,覺得團裡來了「狐狸精」要先生一起退出社團被先生斥責無聊,讓她又氣又傷心,甚至失眠、沒胃口。日前接到一則網路檢測如何知道自己變老的問答,其中一項是「對身邊出現的人與事愈來愈雲淡風輕」。但是在我的臨床工作經驗裡,中壯年族群的親密關係裡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才沒有什麼過盡千帆的了然於心,忌妒、吃醋心起,多的是如狂風暴雨橫掃家庭生活,災情重大 。
閱讀更多
2021-02-26
照護線上
「我走不動了」家裡的老人是否也說過相似的話?中國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人工關節中心許弘昌副院長表示,他可能不是走不動,而是膝關節退化痛得走不了。
閱讀更多
2021-02-19
林靜君談心室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朋友,講沒兩句話就臉紅脖子粗,有如行動火藥庫,隨時可能會炸開來。於是,讓人好奇歲月會磨掉人粗礪的性子、時間讓人變慈祥和藹這些話是不是謊言?納悶怎麼年紀增加脾氣也變大,怒氣、悶氣、怨氣一堆,這是怎麼一回事?
閱讀更多
2021-01-25
張薇薇
在他人生過半之時,這些豐美的禮物一一出現在他的生命之中,他求知若渴的學習吸納。以前可以好幾天足不出戶的繭居之人,因為出門上課,人際關係拓展了,他發現了過去自己個性中的盲點,更發揮驚人毅力去面對克服。
閱讀更多
2021-01-25
藤川 太
作者藤川太為日本的財務規劃顧問,在執業的過程中,幫助了許多家庭改善家計。他藉由本書歸納了許多有錢富翁的習慣、對金錢的想法及用錢方式,並期望閱讀本書的讀者,都可以學習有錢富翁的思維模式,檢視自己的生活,打破就有的錯誤觀念,走上通往富裕生活的道路。
閱讀更多
2020-12-25
林麗娟
「小時候家裡窮,13歲就去當學徒了,我想靠著我的雙手,拚出自己的一片天。」很難想像,國寶級蔬果雕名廚、大學餐飲系名師廖清池,學歷只有小學畢業。 廖清池在今年7月退休,但每天照樣活力充沛地東奔西走,除了接受農委會委託輔導「田媽媽」餐廳,還到少年輔育院等地方當義工、演講、傳授一技之長,幫助創業者能穩定上軌道。
閱讀更多
27/ 30
第 27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