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2
林芷揚
根據2018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惡性腫瘤居十大死因之首,其中十大癌症死因排行榜第五名是口腔癌,研究顯示,抽菸、嚼檳榔者,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89倍,若同時抽菸、嚼檳榔、喝酒,機率更高達123倍!
閱讀更多
2019-12-28
郭美懿
臺大醫學院內科名譽教授張天鈞是國內知名的甲狀腺、內分泌權威,不但門診一號難求,更曾名列全台掛號人數前6多的醫師。70歲的他早在2015年就退休,但忙碌工作依舊,直到2018 年底 骨折開刀,才終於讓他的腳步慢下來。如今他減少看診,多留時間給自己與家人:看電影、出遊、作畫、寫文章…,生活豐富精彩,如同他油畫作品中溫暖而繽紛的色彩,人生從70歲開始煥發新生。
閱讀更多
2019-12-15
林芷揚
體育主播傅達仁因飽受胰臟癌折磨之苦,去年六月在瑞士的機構「尊嚴」(DIGNITAS)進行安樂善終。傅達仁過世後,兒子傅俊豪現擔任中華安樂善終立法促進會理事長,積極為國內善終權益奔走,14日受邀於燃點公民平台年會分享陪伴父親的心路歷程,並提到希望在現有的《病主法》增修條文,有條件允許末期病人執行安樂善終,無痛、安詳離世。
閱讀更多
2019-12-11
今周刊編輯團隊
長照2.0政策施行至今快3年,政府總計投入逾750億元長照基金,市場確實也逐漸活絡多元,只不過,資源總是往最有利益的都市集中。偏鄉,因為人力成本高、案主的照顧難度深,是否存在一種結合「公益」跟「企業」的模式,讓長照的光,也能照亮原住民部落、深山裡的獨居老人?
閱讀更多
2019-12-03
呂揚
72歲的陳金泉,自64歲退休後,便與妻子廖英智搬到山區,夫妻倆一起開民宿、用有機法養殖雞隻和種植蔬菜,過起自給自足的鄉居生活。不但圓了自己的農夫夢,還意外重新收穫了健康!
閱讀更多
2019-11-21
揚生慈善基金會
年底 了,我又到書店挑了本年曆小記事本,我挑的記事本大約只有A4紙的二分之一大小,45頁左右,我把預約的事和時間寫在小本子的月份欄裡。
閱讀更多
2019-11-12
郭美懿
生命的長度或許無法由人決定,但人生的寬度卻能自己定義。單車旅行家李文能(Leo),60歲開始單車運動,並在同年展開出國單車旅行,6年來已出國騎乘30趟、累計26個國家,騎乘里程數達14369公里。他說,人生不要等,只要有機會、條件允許就騎出去,更用行動證明:年齡、語言或經濟能力都不足以侷限自己,上車就能出發!
閱讀更多
2019-11-12
理財+1課 / 駱潤生(CFP)
投資界名言:「牛市賺,熊市賺,唯有豬挨宰。」比喻牛市熊市都有明確的方向和策略,唯有豬沒有方向目標,貪婪又沒紀律,也沒有信念,這就是沒有投資哲學的寫照。
閱讀更多
2019-11-01
林芷揚
年底 將至,許多節慶即將到來,擔心聚餐時大魚大肉,導致體重飆升嗎?肥胖不只影響外觀,更重要的是,肥胖者高達90%都有脂肪肝,有可能發展為肝癌,不可輕忽。
閱讀更多
2019-10-24
癌症希望基金會
我平時是個無肉不歡的人,每餐都要吃肉,且餐餐幾乎要吃1.5到2碗飯,但去 年底 我突然飯量減少、吃不下,去看家醫科,醫師說我是胃酸逆流、胃發炎,之後就因為疲倦、食慾不佳,反覆就診。
閱讀更多
25/ 30
第 25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