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4
中時新聞網 邱映慈
許多人都覺得2020年過得很辛苦,不過來到2021年還是不能放鬆,星座專家唐綺陽老師在YOUTUBE頻道「唐綺陽官方專屬頻道」分享十二星座1月運勢,這個月簡單來說就是「山雨欲來」,壓力會逐漸疊加,但也不需過度恐慌,做好準備、注意自己的言行,多注意周遭人事物的變化,用真誠的態度面對和解決,就會縮小問題和影響。唐綺陽老師提醒大家在2021年一定要當一個創新的人,火象星座牡羊、獅子、射手在1月需要參加許多聚會,和人的接觸機會增加,因此一定要做好自我保護;其他星座的社交機會也增加,有機會認識三教九流的人,會接觸到以往不曾接觸的人群,1/7、1/8的星象變化會造成局勢改變,建議若有任何決策盡量過了這個時間點再做決定,以免之後又要調整。
閱讀更多
2020-12-21
郭美懿
從2007年第一本親子書《媽媽是最初的老師》,到甫出版的《隔代不隔愛》,作家蔡穎卿的角色,已從媽媽晉升為「祖輩」。儘管即將跨入60後,她對多數同齡人諱莫如深的「老」字卻坦蕩面對,直言:「老,很好。」因為經過時間洗鍊,心裡不再有無謂恐懼,對自己的認定、與人的相處,都有了老成的質地,如同陳年起司,每多一天的熟成,都是前進美好味道。
閱讀更多
2020-12-08
李易紓
不少熟齡人士,喜歡在天冷時,天天吃清粥小菜當一餐,卻沒有攝取足夠蛋白質,長期下來,可能造成肌肉量流失、肌力衰退,甚至罹患肌少症。除了身體無力、精神疲倦,日常生活大受影響外,嚴重還可能導致失能、死亡率提高。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郭柏良提醒,若要遠離肌少症,擁抱樂齡生活,需要注意日常飲食中的蛋白質攝取量。
閱讀更多
2020-11-24
艾彼
孝順,是要求、強求不來的,那必須是發自內心,對於需要照顧的長者,願意貢獻一己之力的動念。
閱讀更多
2020-10-29
黃健誠
雖然平均壽命持續增加,但多數人在人生最後20、30年,仍常常面臨疾病之苦,甚至在痛苦中結束一生,為了避免前述窘境,在進入「老後人生」之前,就要有所準備。長春藤預防醫學健康管理總院長張武修今(29)日在《今周刊》主辦的「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中提到,若要抗老,得先從心態調整做起,學習忘記「老」這件事,「不要高齡,而要逆齡。」
閱讀更多
2020-10-29
黃越綏
所以我們的下一步該何去何從?大家理所當然會認為,要降低長者在臨終之際的遺憾,就是要將他們轉介給安寧照護醫師。乍看之下,這似乎是個充滿關懷的實際選項。當醫學對 年長 者無法發揮功效時,就把他們交給安寧照護醫師照顧。
閱讀更多
2020-10-26
照護線上
「醫師,我這幾天都一直吐,吃什麼就吐什麼,連喝水都吐…」老先生虛弱地說。「肚子有開過刀嗎?」醫師問。「沒有,我只有血壓高,沒有開過刀。」老先生搖搖頭。
閱讀更多
2020-10-22
黃越綏
不論醫療器材再怎麼先進,醫療人員醫術再怎麼高超,現代醫療終究無法治癒高齡。唯有了解「人老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才能安心變老,漫步到人生盡頭。
閱讀更多
2020-10-13
阿默
不管我們答不答應,也不管我們同不同意,在該到的時候,老年就一定會讓我們知道它已靠近或直接現身在面前。
閱讀更多
2020-10-12
彭蕙珍
作家韓良憶的父母和姐姐,在這10多年來相繼離世,讓她感覺到生命無常。荷蘭籍先生又 年長 她10歲,兩人沒有小孩,她坦言:「我勢必要面對一個人的老後。」於是,她結交年輕的朋友、尋覓未來居住的養老院、寫好遺囑,她強調:「我不要拖累別人。」
閱讀更多
29/ 30
第 29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