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8
朱為民, 林金立
「夭壽喔!你們要幹什麼!夭壽喔!救人啊!」住房裡,傳來陣陣阿嬤悽慘的慘叫聲。很多在大廳活動的老人家,都停下動作,面面相覷,望著三號房的門,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阿珍阿嬤!我們要帶妳去吃飯!阿嬤!」照服員小雅試圖把阿嬤從床上拉起來,但阿嬤完全不領情。「夭壽喔!妳要抓我去哪裡!壞人啊!救命啊!」阿珍阿嬤不停慘叫,同時瘦弱的拳頭像雨點般打在小雅的身上。「阿嬤!不要踢我!不要打我!阿嬤!」紮著馬尾,穿著粉紅Polo衫和牛仔褲的小雅,不停用雙手阻止阿珍阿嬤揮來的拳頭。阿嬤邊打邊喊著:「啊你們要幹什麼!我不認識你們!你們是誰!救命啊!救命啊!」終於,兩三個照服員趕快過去幫忙,分開糾纏在一起的兩人。旁邊很多老人家停下手邊的活動,饒富興味地看著這一幕。這裡是雲林縣同仁仁愛之家的活動大廳。這就是阿珍阿嬤剛入住同仁仁愛之家的日常,她是一位失智症患者。
閱讀更多
2025-01-22
彭冠宇
不善言辭似乎不是某個時代的特色,而是許多認真父親形象的集合,他們心裡愛,卻不知如何表達。但或許正因如此,讓部份兒女們產生一種「自己總是不夠好」的挫敗感,始終未能讓父母親感到榮耀、驕傲的一種未能言明的遺憾。
閱讀更多
2025-01-21
奇普.康利
編按:全球首家中年智慧學校創辦人暨史丹佛大學長壽中心顧問,精華集結成為《中年的選擇》。要如何愈老愈快樂?該如何看待40歲、50歲、60歲各階段,物質、情感、心智、職業的轉變?重新想像未來的樣貌,事先準備,不只變老,而是變得更好。《中年的選擇》作者奇普.康利是無數年輕創業家、藝術家、政治人物與運動員的導師,《舊金山商業時報》譽為「灣區最有創新力的執行長」。曾在四十多歲時面臨健康亮起紅燈、事業低潮、伴侶分手、摯友離世,50歲後重新找回方向。他有感於中年人需要規畫新的人生方向,卻沒有足夠資源,在2018年創立全球第一家中年智慧學校,至今有來自四十多個國家的數千名學員,年齡範圍從28歲到88歲,希望找到新目標。
閱讀更多
2024-12-05
整合傳播企劃製作
2025年臺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比例將突破20%,扶老比逐漸攀升,估計到了2040年,每2位就業者將負擔一位老年人口的生活與醫療照護需求。而高齡化所帶來的挑戰,臺灣將如何透過科技創新,導入AI智慧改善長者的生活品質,打造更優質的照護與居家生活?
閱讀更多
2024-11-13
林暐鈞
超高齡化社會來臨!台北大學以「大學責任與超高齡社會」為題,於11/08廣邀九校進行SIG交流研討會。下午場第一場為「青銀共學與世代共創」主軸,邀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系陳毓璟教授、樹德科技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徐國慶助理教授、東吳大學心理系汪曼穎教授,分享偏鄉青銀共創、社區照顧人才培育、在中高齡社區的大學生學習成效。
閱讀更多
2024-11-05
整合傳播企劃製作
為了幫小孩基礎打底,許多家長都知道「喝鮮奶補鈣」,但根據調查,高達8-9成民眾每日乳品類攝取不足1份,7歲以上鈣質攝取量僅達建議量之30-50%,成為「鈣不足」主因。營養師勞朝康表示,鈣攝取不足量會影響生長基礎,因為鈣質和蛋白質是幫助兒童身體成長關鍵營養素,透過飲食補鈣,包括豆干、傳統豆腐等是鈣質含量高且具優質蛋白質的豆製品;而平時少吃甜食、多運動有助於鈣質吸收;另外,適當補充保健品可更有效率補鈣。
閱讀更多
2024-10-30
且慢基金投資研究所
對大多數人來說,理財是伴隨一生的重大工程。在人的一生中,消費是相對穩定且貫穿始終的,但在不同時期,因為受到不同財務狀況、生活重心的影響,收入與支出通常是會有較大波動的。因此,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理應要有不同的理財規劃。從單身到成家立業再到退休養老,每個時期的財務規劃,都需要根據個人或家庭的不同特點,結合當時的收入和開支,合理分配消費、儲蓄及投資資金,這樣才能既保證生活需要,又可使節餘的資金有效保值、增值。
閱讀更多
2024-08-27
彭冠宇
像極了狂風吹起的蒲公英果實,那有著羽翼的白色絨球,在一連串與風的搏鬥與飛翔之後,終究分散為一個個的小白傘,隨風降落在那既陌生又應是最熟悉的最初之地。
閱讀更多
2024-06-30
郭美懿
陽光灑落位在內湖區的「行愛長照」,寬敞明亮空間,一改印象中陰暗擁擠的養護機構印象。在這裡,沒有監視鏡頭毫無隱私地時時監看,卻依舊能透過智慧圍籬、人臉辨識、紅外線感知等科技, 建構 智能而安全的照護環境。
閱讀更多
2024-03-25
林暐鈞
52歲的親職作家尚瑞君,33歲生下大兒子,二兒子則在2年後誕生,時間一眨眼過去,昔日的小男孩已經長成大學生,老大祐亨更在錄取台、清、交3頂大的熱門科系後,與媽媽聯袂寫書,紀錄母子相偕走過中學階段,在「教養」與「升學」之路的迷惘與探索。
閱讀更多
1/ 16
第 1頁,共 1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