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3
照護線上
「一位30多歲的女性患者,在幾年前懷孕的過程中發現有糖尿病,血糖都超標。患者在產後持續接受治療,但是因為生活忙碌,血糖控制並不理想。」雙和醫院整形外科主任張舜程醫師指出,「最近兩年,患者發現腳上的小傷口癒合速度比較慢。有一天,患者的右腳發紅、浮腫,連鞋子都穿不下,而且有畏寒發燒,而被送到 急診 室。」
閱讀更多
2024-03-28
郭美懿整理
寶林茶室疑似食物中毒案持續延燒,目前已累計17案、造成2死,其中66歲楊姓男子週三(3/27)上午宣告不治,死者女兒悲訴,父親從未有慢性病,一直都很健康,僅僅只是去吃了一次飯,「不到一個星期,人就沒了!」收治楊姓男子的新光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林嘉謨表示,病患21日到院、23日轉加護病房,27日早上10點多狀況就很不穩定,葉克膜、升壓器、洗腎機器等都用上,但病患的血壓仍持續往下掉,血變得很酸、鉀離子變高,11點多心跳變得不穩定,即便使用強心針、打高蛋白,仍因死嚴重酸中毒、急性腎肝衰竭,在11點30分左右過世,病況宛如煞車般踩不住。
閱讀更多
2024-03-22
吳淡如
傳統媒體是鐵達尼號。很多行業都面臨夕陽西照。 事實上,不少精英,比我早看到這個問題。已經有許多比我優秀的傳統媒體精英,看出傳媒終究是無可挽回,雖然還沒有死亡,但必然在慢慢消頹,他們很早就跳出來,成為自媒體的大鱷。 他們在跳出來創業前,也都備受質疑:原來不是很好嗎?開電視都看得到啊!如果他還來自農村,那麼家鄉父母一定會覺得他根本是「吃飽了換餓」。
閱讀更多
2024-03-12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
操著一口流利台語的楊金鑾阿嬤,已屆73歲高齡,她說自己年紀雖大,卻沒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甚至連感冒都很少,然而沒想到一生病就是大病。
閱讀更多
2024-02-29
郭美懿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喜歡寄生在胃內的細菌,也是造成消化道潰瘍及胃癌的頭號兇手,嚴重性不容小覷,因此許多人收到體檢報告時,發現自己血液中的幽門桿菌抗體呈陽性,常會感到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是否感染了胃幽門桿菌?下一步該怎麼做?
閱讀更多
2024-02-15
郭美懿
年底大掃除、身心壓力大、過年慰勞辛苦的自己,許多人都會選擇去按摩放鬆一下,不過有名46歲劉小姐卻在做完肩頸按摩3天後,突然發生右側內頸動脈嚴重剝離緊急就醫!衛福部臺北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吳俊毅提醒,不當按摩恐造成動脈剝離或中風,若按摩後感到不適等異常症狀,應盡快就醫檢查。
閱讀更多
2024-02-07
郭美懿整理
健保署統計,過年期間 急診 常見就醫原因包括:急性腸胃炎、上呼吸道感染、各式外傷以及慢性病控制不佳導致急性發作等,由於春節期間部分醫院門診休診,導致 急診 人次及候診時間相對平日多出2~3倍以上。亞東醫院 急診 醫學部醫師章志榮便提醒,歡度年節喜慶時光時也務必要注意自身健康狀況,保持充足的休息和適度的運動,避免長時間熬夜和過度疲勞,以確保身體和精神的健康。
閱讀更多
2024-02-07
聯合報/ 記者 劉懿萱 /新北即時報導
編按:農曆新年將至,台北市、新北市衛生局分別公布相關春節期間醫療院所服務狀況,供民眾參考,在年節期間也能受到良好醫療協助、不白跑醫院。
閱讀更多
2024-01-05
整合傳播企劃製作
現今氣候多變化,忽冷忽熱讓許多人都有頭痛加劇的困擾,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偏頭痛是造成15-49歲青壯年族群失能排名第一的疾病!天氣變化可能是偏頭痛發作的觸發因素之一,以及壓力變化、生理期、睡眠習慣改變或刺激性味道等也都可能是誘發頭痛的因素,以往多數人只能靜待頭痛發作時間過去、讓頭痛自行緩解或吃藥來改善,甚至嚴重到需要跑醫院 急診 治療,現在則可以透過針劑注射治療、微創手術治療來預防且減少頭痛發作的頻率與次數。
閱讀更多
2024-01-04
郭美懿
「鬼故事大師」司馬中原今(1/4)日驚傳因急性肺炎病逝,享耆壽90歲。據司馬中原的兒子向媒體表示,他是在散步時摔倒,入院評估打鋼釘卻出現心跳停止,才發現感染急性肺炎。胸腔暨重症專科指導醫師蘇一峰指出,老人家因免疫力差、呼吸能力退化,即使罹患肺炎,也經常不會出現「發燒」、「咳嗽」等典型症狀,往往因意識改變、人變喘、嗜睡虛弱、甚至跌倒,就醫後才發現是肺炎,因此長者出現上述症狀,一定要提防。
閱讀更多
6/ 30
第 6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