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8
郭美懿
55歲陳先生是標準上班族,最近天氣炎熱,他有時會感到呼吸喘、有時胸悶,但稍稍拍拍胸脯、休息約1分鐘就有改善,所以自覺體健的他不以為意,以為只是過胖造成。不料,日前他突然喘不過氣,全身冒汗,幾近暈厥,同事急忙打119。消防車抵達現場時,陳先生已心肺功能停止,救護員以AED(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電擊2次才恢復心跳呼吸。抵達醫院後,醫師判斷是急性心肌梗塞,緊急實施心導管治療並支架置放術,才終於搶回一命。
閱讀更多
2022-06-06
NOW健康
腦中風是與我們生活距離很近的疾病,且好發年齡不斷下降,41歲的藝人納豆、不到40歲的健身網紅「筋肉爸爸」也都因腦血管疾病倒下。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於5月舉辦公益講座,特別邀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蔡睿蘋,與民眾分享腦中風的治療與保健。
閱讀更多
2022-06-01
郭美懿
本土疫情升溫,民眾心理壓力也隨之驟升,有OL因同事確診致工作量增加,下班還要料理家務,壓力爆棚下開始大量落髮,甚至出現局部毛髮稀疏狀況。萬芳醫院皮膚科醫師林怡慈表示,壓力是女性常見的生理性落髮原因,若日常落髮超過200根就應該求醫,但切勿過度緊張,避免「壓力賀爾蒙」影響生髮,而通常經由治療和影響生髮的壓力事件結束後,都能恢復以往髮量。
閱讀更多
2022-05-30
陳炯瑜醫師
現代人普遍處於緊張忙碌的高壓狀態,身心所面臨的壓力原本就大,加上長期外食、缺乏運動,讓頭痛、過敏、胃痛、失眠等症狀,成為我們口中的文明病。
閱讀更多
2022-05-25
NOW健康
新冠肺炎(COVID-19)的大流行至今仍見不到曙光,每日的確診人數越來越高,到底有沒有營養素能夠提高免疫力,降低染上新冠肺炎的機率?就算不幸染上了,怎麼做可以降低嚴重度?在眾多營養素當中,許多專家認為維生素 D(Vitamin D)最有潛力。
閱讀更多
2022-05-09
HEHO健康網
本土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從2020年2月爆發延燒將近兩年,確診個案再度來到高峰,這波爆發主因就是Omicron!該變異株與去年所面對Delta病毒株不同,傳播力較強、突破性感染機會高、症狀相較輕微,其中Omicron亞型BA.2傳染力又更高,但隨著病毒的變異,感染後表現症狀也有不同。
閱讀更多
2022-05-01
數位內容部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111 年 4 月 20 日建議,推動 6-11 歲兒童族群接種 Moderna COVID-19 疫苗。接種劑數為 2 劑,間隔 12 週,接種劑量為成人劑量之一半。接種作業可視家長與幼童接種意願,由地方政府衛生局指定 COVID-19 疫苗合約醫療院所及安排校園接種。BNT 新冠肺炎疫苗也即將能夠使用於此年齡層孩童,劑量為成人的三分之一。臺灣兒科醫學會支持指揮中心「6-11 歲兒童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建議。
閱讀更多
2022-04-18
謝政言醫師
缺牙的原因有許多種,包括外傷、咬到硬物使牙齒斷裂,或口腔清潔習慣不佳,產生嚴重齲齒(蛀牙)、重度牙周病;而中老年人因機能退化、 慢性疾病 等,也可能使牙齒掉落。許多患者認為缺牙不補,只要習慣就好了,但長期缺牙不但會使齒槽骨嚴重流失,造成臉部外觀凹陷,且會使飲食受限,使營養攝取不均衡,造成全身性的健康問題。
閱讀更多
2022-04-01
郭美懿
頭暈是許多人常見的毛病,尤其是在長輩族群,有人形容昏昏的、脹脹的,有人發作時則會頭重腳輕、天旋地轉,甚至有走路不穩、地震般晃動、噁心嘔吐等不同感受。醫師提醒,可透過不同症狀來區分,找到病因才能對症下藥,徹底解決頭暈問題。
閱讀更多
2022-03-28
照護線上
四十歲的王女士是位上班族,有次量血壓時意外發現血壓很高,收縮壓超過190 mmHg,才趕緊到心臟科檢查。
閱讀更多
9/ 30
第 9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