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3
盧恩惠
娜賢在諮商的過程中,表示自己正在努力切斷代代相傳的情緒。從小就非常害羞的她,偶爾也會顯得有些畏縮。媽媽總是對這樣的娜賢說:「妳個性真的很有問題。」被拿來與活潑的姊姊做比較的次數更是多不勝數。
閱讀更多
2025-03-12
聯合報 記者王宏舜
吳姓男子獨自照顧病母,因壓力過大,他罹患重鬱症,2023年6月為求解脫,徒手勒斃母親、伴屍7小時後自首;桃園地院依殺害直系血親尊親屬罪判吳8年徒刑,刑後監護2年。台灣高等法院今審理,吳說獨自照顧母親6、7年,母親因椎間盤突出而哀哀叫,他每天只能睡1、2個小時;他曾向哥哥、姊姊訴苦,兄姊卻都叫他「加油」,已經叫他「加油」4、5年了。高院今辯論終結,吳在最後陳述時表示「我錯了,錯在殺我媽」,審判長諭知4月8日宣判。
閱讀更多
2025-03-11
周司麗
人們常說「人生如戲」。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戲劇。有的人的戲劇很精采,有的人的戲劇很枯燥,有的人的戲劇很悲涼……每個人的人生戲劇不同,在生活中經歷的事件和體驗就不同。關於人生戲劇存在一個問題:人究竟是在生命結束時,才完成劇本的書寫;還是劇本早已寫好,生命如何結束,只是劇本的一部分?
閱讀更多
2025-03-09
郭美懿
許多人都有熬夜習慣,但往往覺得週末放假時再補眠就好,不過重症醫師黃軒卻直指熬夜「熬的不是夜,而是透支生命」,不但可能造成免疫系統崩潰、損害心血管健康、腦力下降、誘發癌症等問題,調查35歲以下猝死案例中,更有超過80%都與長期睡眠不足有關。
閱讀更多
2025-03-04
優照護
「你這個狐狸精,給我滾遠一點!」印尼籍的女看護就這樣默默的離開了,這是吳媽媽趕跑的第二個看護了――3天都沒做滿。
閱讀更多
2025-02-26
克雷‧勞特雷奇
自我中心(self- centeredness)是必要的,否則還有誰能為你設身處地著想,為你發聲、表達需求、偏好、爭取關注以及追求目標?想要過自主性高的生活,就必須站出來為自己爭取權利。總是把別人放在第一位,就會忽視自己的健康和幸福。
閱讀更多
2025-02-25
蔡佳伶整理
隨著老年人口比例不斷推高,台灣預估今(2025)年即邁入超高齡社會,並推估出老年人口在2039年將佔總人口30%。伴隨高齡化人口而來的問題,便是台灣失智症盛行率連帶攀升,根據內政部2017年的人口統計估算,台灣65歲以上老人失智症的盛行率約7.94%,且盛行率隨年齡逐步攀升。
閱讀更多
2025-02-25
克雷‧勞特雷奇
拜科技進步之賜,人際間的往來更加頻繁,但疏離感卻益加嚴重。在二〇一八年,英國首相梅伊任命了「孤獨部長」(Minister of Loneliness)來專責處理人民的心理健康問題。
閱讀更多
2025-02-18
朱為民, 林金立
「夭壽喔!你們要幹什麼!夭壽喔!救人啊!」住房裡,傳來陣陣阿嬤悽慘的慘叫聲。很多在大廳活動的老人家,都停下動作,面面相覷,望著三號房的門,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阿珍阿嬤!我們要帶妳去吃飯!阿嬤!」照服員小雅試圖把阿嬤從床上拉起來,但阿嬤完全不領情。「夭壽喔!妳要抓我去哪裡!壞人啊!救命啊!」阿珍阿嬤不停慘叫,同時瘦弱的拳頭像雨點般打在小雅的身上。「阿嬤!不要踢我!不要打我!阿嬤!」紮著馬尾,穿著粉紅Polo衫和牛仔褲的小雅,不停用雙手阻止阿珍阿嬤揮來的拳頭。阿嬤邊打邊喊著:「啊你們要幹什麼!我不認識你們!你們是誰!救命啊!救命啊!」終於,兩三個照服員趕快過去幫忙,分開糾纏在一起的兩人。旁邊很多老人家停下手邊的活動,饒富興味地看著這一幕。這裡是雲林縣同仁仁愛之家的活動大廳。這就是阿珍阿嬤剛入住同仁仁愛之家的日常,她是一位失智症患者。
閱讀更多
2025-02-15
聯合報 記者楊德宜
藝人謝祖武長年積極投入失智症宣導,他的母親罹患失智症8年後於2023年辭世,近來在Threads社群平台流傳他出席講座的影片,親口吐露長照驚人花費,引起共鳴。律師林智群在臉書轉分享該則影片,林智群表示,照顧失智老人的經濟負擔有多大,讓謝祖武來告訴大家。
閱讀更多
2/ 30
第 2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