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9
菲爾‧史塔茲
編按:本書結合了榮格心理學的「接受陰影」、「解讀夢境」、「追求個體化」理論,與作者史塔茲醫生40年的執業經驗,整理出30個從低谷突破的靈性哲學。不同於傳統心理治療將人停留於過去,本書強調行動與改變,帶領讀者擺脫對物質的執著,轉而與高階原力連結。書中文字溫暖而不失力量,既有哲學深度,也兼具實用性,適合所有正在探索生命意義、尋找幸福之路的讀者。
閱讀更多
2025-03-13
徐紫柔/愛的光波影像社企公司負責人、導演
編按:本文作者徐紫柔是紀錄片導演,私下常跟家人拍攝有趣的影片,2023年她與阿嬤鍾景妹合作紀錄片《邀阿公阿嬤拍B級殭屍片》,全台票房突破百萬,也讓97歲阿嬤瞬間變成全台灣最高齡的網紅。令人意外的是,鍾景妹阿嬤已失智20年,家人以正面好玩的方式面對阿嬤的記憶消退,接受彼此的樣子,一起去做有趣的事,如同徐紫柔所說,「即使記憶會消失,愛不會。」
閱讀更多
2025-02-25
數位內容部整理
心臟外科名醫朱樹勳週二(2/25)上午9時辭世,享壽87歲,亞東醫院發出聲明證實正安排治喪事宜追思儀式,資訊確認後將另行通知。朱樹勳1964年畢業於台大醫學院後即服務於台大醫院,專長於心臟外科手術,曾教導過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1974年當選十大傑出青年。他為台灣心臟手術創下多筆紀錄,包括1973年完成臺灣第一例冠狀動脈繞道手術、1975年完成臺灣第一例主動脈內幫浦救人、1985年完成臺灣第一例利用人體的瓣膜置換到心臟裡。1987年完成臺灣第一例同位心臟移植、1989年完成臺灣第一例異位心臟移植,他並於2005年11月榮獲「第16屆國家品質個人獎」,2020年獲得台灣醫療奉獻獎。
閱讀更多
2024-12-25
郭美懿
癌症已經長達42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首位,平均4分2秒有1人罹癌,為落實賴清德總統健康台灣政策,讓台灣癌症死亡在2030年降低三分之一,國民健康署明(2025)年起將放寬癌症篩檢年齡補助,包括肺癌、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人類乳突病毒(HPV)檢測服務,只要符合資格的民眾都可接受免費的定期癌症篩檢,以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閱讀更多
2024-12-13
史蒂文.巴列特
技能就是應用知識。越能擴展和應用你的知識,便能在世上創造越多價値。如此一來,所獲得的回報就是:持續拓展的人脈、豐富的資源和良好的聲望。切莫忘了,按照正確順序來裝滿你的五個桶子。
閱讀更多
2024-09-10
李美蘭
「再怎麼聰明的女人,只要生了孩子也會變傻子。」 對於第一次生孩子的母親來說,多半都會對這句話產生強烈的共鳴。到底是誰說出這麼殘忍但又一針見血的話呢?
閱讀更多
2024-08-12
勞倫斯.克里寇夫
編按:作者克里寇夫教授是美國著名的經濟學者、理財專家,他運用經濟學原理、高階演算法以及財富觀念打造了一個靈活、實用的財務決策框架「生活水準機器」,適用全年齡層和不同收入水準的使用者,幫助大家開始財務規劃的第一步,先清楚財務底層邏輯,才能降低生活風險,進一步提高消費能力與生活,克里寇夫教授稱它為「金錢魔法」。
閱讀更多
2024-05-03
郭美懿
糖尿病已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6名,一旦發生足部潰瘍合併症,不僅增加住院率、提高醫療成本,嚴重者甚至下肢截肢,5年死亡率高達30%,而若足踝以上截肢後,5年死亡率更飆升至70%!因此糖尿病傷口照護更顯得至關重要。過去病人必須自費購買銀離子敷料,但因價高使得許多經濟不佳的病患無力負擔,幸好健保署自5月1日起將糖尿病足二級以上傷口正式納入健保給付,預估將會有20萬以上的糖尿病足者受惠。
閱讀更多
2024-01-26
松浦彌太郎
任誰都喜歡坦率的人,想和坦率的人當朋友,一起學習成長。縱使接受別人出於好意的建議,也不要抹滅自我的想法。和他人保持友善的距離,守住自己的立場很重要。
閱讀更多
2024-01-26
郭美懿
任天堂《超級瑪利歐》是不少人的童年回憶,不過你可知道這款經典電玩,竟然也能改善憂鬱!日前一位日本網友在社群平台X(前推特)中發文,表示自己因憂鬱症停職一整年,他的精神科醫師出了個奇招──叫他去玩《超級瑪利歐奧德賽》,結果他在 拯救 公主的過程中,重新找到人生方向,憂鬱症狀更大幅改善!
閱讀更多
1/ 16
第 1頁,共 1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