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2
林暐鈞
「我不再是年輕的導演,現在活到這年紀,就是想為台灣多留一點故事,然後交到年輕人手上。」活到一定年齡,未必年老力衰,而是活出生命的韻味,就像一台經歷時代洗禮的火車,依然準時上工,乘載每一個人的生命故事。51歲的金馬導演蕭菊貞推出最新作品《南方,寂寞鐵道》,她說總認為自己拍的不是火車,而是帶有台灣味的故事,不論是鐵軌、火車、車站,還有人與人情感的連結,都是台灣人共同的成長記憶,最動容的人生百味,人生百態。
閱讀更多
2023-06-06
郭美懿
歌壇天后王菲與前夫李亞鵬育有17歲女兒李嫣,4月王菲赴法國 探視 在當地求學的女兒,母女合照罕見曝光!而53歲的王菲凍齡顏值讓人驚艷,被網友大讚跟17歲女兒宛如姊妹,還有人形容照片中露出側臉的王菲「下顎線比我的人生規劃還清晰」、「狀態維持太好了吧!」
閱讀更多
2023-05-16
王溢嘉
每種葬式都是在表達對死者的愛與尊重,也是讓他能就此安息或順利進入另一個世界的最恰當途徑。不管是土葬、火葬、水葬、天葬……乃至於現代的靈骨塔、花葬等,都是在反映群體或個人的生命觀、文化理念與物質條件。
閱讀更多
2023-05-03
郭美懿
面對人口老化與少子化,誰來照顧長輩?照護的錢哪裡來?都是我們即將面對或正在苦惱的難題。據最新調查顯示,台灣原生家庭負擔長者照護的概念已改變,不再將照護責任交由長子或兒子們承擔,不但有高達44%的家庭改由所有子女一起分攤責任,更有12%的受訪者認為應該「自己養自己」。
閱讀更多
2023-05-01
聯合報/ 記者 林孟潔
國民黨前副祕書長、救國團名譽召集人李鍾桂因患失智症,法院根據她先前簽立的意定監護契約,裁定由李姓堂姪擔任監護人,貼身照顧李鍾桂數十年的秘書認為李姓堂姪照護地點、方式,不符合李鍾桂意願,已提抗告。
閱讀更多
2023-04-16
中時 陳淑芬
中市霧峰85歲呂姓老翁今年初喪子、清明節前又喪女,54歲女兒臨終前仍心繫老父,遺言交代「叫爸爸要吃飯!」催淚,地方善心人士陳聖尉號召募款協助辦後事外,並籌募20萬元要助呂女完成遺願。市議員張芬郁16日前往探訪,要求社會局應研議協助無依長輩辦理財產信託頣養天年計畫。
閱讀更多
2023-03-22
郭美懿整理
65歲金鐘主持人陳凱倫1月在社群媒體透露入院開刀,發文時總在文末計數「重生日」天數,昨(3/21)日他首度鬆口罹患扁桃腺癌,表示在右頸開了12公分切除腫瘤,目前靠吃化療藥控制良好。罹癌後太太為他料理健康餐、只吃原型食物,並勤練太極拳,近來回診連醫師都驚訝他恢復特別好,評估5月後就可回到工作崗位。
閱讀更多
2023-03-09
優照護
5年前菲妍來台灣旅行時,遇到了此生最讓她心動的男人。銘宇,也是個旅遊的愛好者,在台北街頭碰見問路的菲妍,很熱心地告訴她路線,更主動當她的臨時導遊。就這樣,菲妍在往後8天的台灣行程,身邊都有個幫她拿行李、陪她吃遍美食、走過大街小巷的男子。
閱讀更多
2023-02-06
彭蕙珍
「我覺得自己的命運很坎坷,每一次好不容易走過逆境,正要平順時,又遇到波折。」Wei甜老闆黃靖惟向來是個很樂天的人,有時卻不免傷感自己的命運過於顛簸。不過,在向朋友抱怨完後,她又歡喜的迎接更美好的明天。黃靖惟自從先生過世後,和女兒柯佳妤相依為命,但她卻在21歲那年罹患罕見的皮膚淋巴癌,化療期間,女兒數次走過鬼門關,那段歲月黃靖惟過著猶如行屍走肉般的生活。如今女兒病情得以控制,她含淚笑道:「現在的我很幸福!」(原文刊載於2022/1/24,更新時間為2023/2/6)
閱讀更多
2023-01-05
柯文哲
這個女孩子最終還是沒有活下來,每當我回想起這件事,不禁感嘆:「這樣勉強安裝葉克膜,到底是在治療誰呢?是治療病人?治療家屬?還是治療醫生自己呢?」
閱讀更多
4/ 16
第 4頁,共 1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