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支架

顯示第 516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08

中年後,要注意主動脈瘤!有什麼症狀,如何治療,血管外科專家解說

tCol 2020-11-13

照護線上

中年後,要注意主動脈瘤!有什麼症狀,如何治療,血管外科專家解說

​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很高興邀請到血管外科的柯博仁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想要跟柯醫師討論的是,什麼是主動脈瘤?它跟一般的腫瘤有什麼樣的差別?

閱讀更多

年紀愈大,中風前兆要當心 醫師:出現5症狀,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tCol 2020-11-06

照護線上

年紀愈大,中風前兆要當心 醫師:出現5症狀,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老伴,你怎麼啦?」老太太與老先生說著話,突然老先生用手撐著頭,反應有點異常。「剛剛眼前黑矇一片,頭暈暈的。最近爾偶會這樣。可能只是用眼過度,或是最近比較疲勞吧!」老先生回過神回答。「會不會是中風前兆啊?趕快去醫院檢查看看!」老太太警覺地說。

閱讀更多

吃什麼都吐?竟是巨大主動脈瘤在作怪 醫師:相當致命,要注意6個危險因子

tCol 2020-10-26

照護線上

吃什麼都吐?竟是巨大主動脈瘤在作怪 醫師:相當致命,要注意6個危險因子

「醫師,我這幾天都一直吐,吃什麼就吐什麼,連喝水都吐…」老先生虛弱地說。「肚子有開過刀嗎?」醫師問。「沒有,我只有血壓高,沒有開過刀。」老先生搖搖頭。

閱讀更多

愛吃宵夜甜食,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臟病風險大增,醫師:2個症狀出現就要小心

tCol 2020-10-20

李易紓

愛吃宵夜甜食,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臟病風險大增,醫師:2個症狀出現就要小心

不少人在忙完一天之後,習慣晚睡、愛吃宵夜,讓「3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疾病上身,甚至睡前嗜吃蛋糕,讓夜間血壓保持在較高狀態,加上蛋糕多具有反式脂肪酸及精緻澱粉,會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加,亦可能導致動脈粥狀硬化,或產生心血管阻塞及血管血栓形成。急性會造成心肌梗塞發作,慢性則是引起慢性缺血性心臟病。醫師表示,如果出現胸悶、喘不過氣兩大病症,一定要立刻送醫。

閱讀更多

53歲男有運動習慣,卻突然心肌梗塞?醫師:注意1件事,別讓血液太濃稠

tCol 2020-09-07

林芷揚

53歲男有運動習慣,卻突然心肌梗塞?醫師:注意1件事,別讓血液太濃稠

52歲江姓員警熱愛馬拉松,平時都有練跑的習慣,日前在一次備賽練習後,回到家突感胸悶,出現心肌梗塞的症狀,當場倒地後失去呼吸、心跳,女兒見狀立即施以心肺復甦術(CPR),並打119求救送醫。江姓員警情況一度相當危急,所幸搶救後已康復出院,沒有留下腦傷。

閱讀更多

沒有三高,53歲男子突然心肌梗塞!醫師:出現3症狀,立刻叫救護車不能拖

tCol 2020-08-28

林芷揚

沒有三高,53歲男子突然心肌梗塞!醫師:出現3症狀,立刻叫救護車不能拖

53歲陳先生平日有抽菸習慣、無任何三高病史,日前上午突然胸痛、冒冷汗、呼吸困難、噁心想吐,鄰居協助打電話給119求救,送醫後緊急進行心導管手術,救回一命。醫師提醒,心肌梗塞病情變化快,應立即叫救護車送醫,才能提升存活率。

閱讀更多

保持健康,是為了讓人生更快樂!中年後要保留玩樂的體力,這6件事別「做過頭」

tCol 2020-08-25

成毛 真

保持健康,是為了讓人生更快樂!中年後要保留玩樂的體力,這6件事別「做過頭」

身體是最重要的資本,並不限於是年輕或年老時期。

閱讀更多

男性進入更年期,性生活不幸福?醫師:「勃起功能障礙」是6疾病早期警訊

tCol 2020-08-11

林芷揚

男性進入更年期,性生活不幸福?醫師:「勃起功能障礙」是6疾病早期警訊

台灣40歲至70歲的男性,高達52%的人有功能障礙勃起,其中僅10%尋求治療,求診率偏低。值得注意的是,勃起功能障礙是心血管疾病、攝護腺疾病、血脂異常、糖尿病、憂鬱症和高血壓等疾病最早出現的警訊,影響的不只是性生活,若有症狀應及早就醫。

閱讀更多

大腸癌人數多,如何預防成為關鍵!關於「大腸鏡」檢查,你該知道的事

tCol 2020-08-04

林思宇

大腸癌人數多,如何預防成為關鍵!關於「大腸鏡」檢查,你該知道的事

據統計,大腸癌是國人新增癌症人數最多的腫瘤,如何預防就成為關鍵。大腸鏡可以及早揪出息肉、檢查出早期癌變,是擊退大腸癌的利器,一起來認識它吧!

閱讀更多

腦中風不是冬天專利,夏天也可能發生!醫師:與三高關係密切外,「這點」更要注意

tCol 2020-07-21

楊雅婷

腦中風不是冬天專利,夏天也可能發生!醫師:與三高關係密切外,「這點」更要注意

腦中風在台灣近年統計十大死因中始終名列前茅,是國人健康一大威脅,嚴重性並不亞於癌症。安南醫院腦神經外科張哲肇醫師指出,腦中風可分缺血性與出血性兩種,近7成以上病人為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是故對其相關危險因子之防治正是為降低發生率關鍵。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