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0
小虎文
「我沒有買股票,因為我不想心情隨股市上上下下,我的理財目標只有買房,而且把看房當成『休閒娛樂』,喜歡獨自坐車四處去看房子。我不過度消費,擁有正常的生活習慣,日子就是存錢、繳房貸,住在安心舒適的房子裡。」
閱讀更多
2022-08-17
林暐鈞
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ADI)報告,全球有超過5千萬名的失智者,到2050年預計將成長至1億5千2百萬人,每三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 台灣失智症協會於2021年公布台灣失智人口已超過30萬人,2030年失智人口將倍增至逾46萬人,屆時每100位台灣人有超過2位失智者,推估台灣年輕型失智症人口,30-64歲也多達12000人,45-64歲則為11324人。
閱讀更多
2022-03-25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您是否曾想過:「或許有一天,我必須一個人老去......」如果有,當您思考這個問題時,心中的感受是什麼呢?是擔心、害怕?還是,即便如此,我仍然可以將自己的生活安排的多采多姿,逍遙自在!
閱讀更多
2021-12-30
照護線上
65歲的陳阿姨,洗腎三十多年,因此在門診中與同齡病人相比虛弱很多,7年前得到感染性心內膜炎造成急性心臟衰竭併發敗血性休克,性命危急,緊急進行主動脈瓣膜置換及二尖瓣修補手術,才救回一命,沒想到又因心肌梗塞,在冠狀動脈內放置多個支架。
閱讀更多
2021-03-30
劉秀枝
之前參加一個女性成長團體聚會,輪到一位六十歲出頭的優雅女士發言。她患了巴金森氏症。她說,幾年前和先生到一間機構辦事,趁著她先生剛好走開時,櫃檯小姐笑咪咪地說:「你先生很愛你喔!」她問:「怎麼說呢?」櫃檯小姐回答:「你病成這個樣子,又行動不便,要人扶持,他還肯帶你出來。」她聽了,心中一沉,真後悔多此一問,早知道只要笑笑或說聲謝謝,不就得了。
閱讀更多
2021-03-26
李易紓
陳小姐的爸媽,過去30年感情都很好,但最近卻吵到快要離婚!原因是55歲的爸爸,最近老是懷疑媽媽有「小王」,叫媽媽去死,媽媽不甘心被誣賴,氣到要離婚。衛福部彰化醫院精神科醫師陳羿行說,陳先生是 早發性 失智合併嫉妒妄想,必須透過藥物及家人支持重整家庭。
閱讀更多
2021-01-14
夏韻芬
有一次我翻閱雜誌,看到一句話「覺得老到可以死了,是一項成就,不是挫敗」。這句話的意義在於,能夠享受生命,就可以從容優雅的老去,再白話一點的解釋就是要活得快樂自在。
閱讀更多
2020-12-29
李易紓
「醫生!我有高血脂在吃藥……」。50多歲高先生近幾年便秘頻率增加、容易怕冷、易掉髮,甚至記憶力變差、注意力下降影響到工作表現,腿部肌肉也變得易痠痛、無力。家族史方面,沒有 早發性 心臟病,也沒有其他家人有難控制的高血脂病史,反而有甲狀腺病史。經過抽血檢查發現,原來是甲狀腺功能低下,合併橋本氏甲狀腺炎。
閱讀更多
2020-07-20
萬子綾, 黃淑君, 楊婷雅, 蔡麗瓊, 楊香容, 鄭惠文
失智和正常老化有何不同?失智又被稱為漫長的告別(Long Goodbye),它給了我們很好的機會早做安排,讓自己和家人在記憶消失的過程中,愛卻不會消失。
閱讀更多
2020-06-30
林芷揚
十年前,當時56歲的陳先生情緒狀態改變,易怒且暴躁,伴隨記憶下降,也開始懷疑妻子外遇、對自己不忠,甚至懷疑她盜領自己的積蓄,導致妻子照顧壓力沉重。最後,家人帶陳先生就醫,確診為 早發性 阿茲海默症,初期子女皆無法接受爸爸失智的事實,畢竟當時陳先生還不到60歲。
閱讀更多
2/ 5
第 2頁,共 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