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8
上野千鶴子
結婚也好,不結婚也罷,無論是誰,最後都是一個人。事實上,在日本,年過六十五歲的女性銀髮族,沒有配偶的比例為五十五%,其中喪偶者占四十六.一%,離婚者占三.五%,未婚者則占三.三%。反觀男性,則維持十七%的極低比例。女性年過八十,有八十三%處於單身狀態。
閱讀更多
2020-06-12
威廉
有時不是不要這個朋友,而是現在不需要了。請將為數不多的交際時間,留給此刻擁有共同語言跟價值觀的人。
閱讀更多
2020-06-12
威廉
多數長輩只要出了家門容易沒安全感,人到異地的不安會更加明顯,心慌變成任性,看在子女眼裡像是無理取鬧。花點時間,放慢腳步,瞭解真實需求再做安排。
閱讀更多
2020-06-08
保坂隆
有一名新聞記者,即使身在跟任何人都可以喝上一杯的飲酒場合,最後總會一個人到自己喜歡的酒吧,點一杯純麥威士忌獨飲。雖然和朋友在一起的時光很寶貴也很歡樂,但或許是任性吧? 最後的一小段時間,他總想一個人度過。
閱讀更多
2020-06-02
陳德愉
在過去的四年多以來,她在全臺灣舉辦了兩百多場的「死亡咖啡館」座談,與大家談「死亡經驗」;這個「死亡經驗」,包括面對他人的死亡,也包括自己的即將死亡。「死亡」之前與之後,總是充滿了人一生的不堪:家庭經營失敗、事業失敗、感情失敗、財產糾紛,種種病痛苦楚……最後,他們都來到郭慧娟的「死亡咖啡館」尋找救贖。這超強的負能量每天都灌到郭慧娟的身上,可是,我看到郭慧娟,一臉笑瞇瞇地抱著自己的兩隻紅貴賓,端坐在家中小客廳裡,完全是個無憂無慮的小廟土地婆。
閱讀更多
2020-06-02
陳德愉
「我渴望見到爸爸,又怕看到他支離破碎的樣子。」在解剖臺上與父親重逢,是今年(二○一七)五月的事;已經過了半年了,但是一和我講起爸爸,朱美瞬間鼻子一紅,眼淚就在眶裡打轉。父親在臨終前,就決定要把大體捐給國防醫學院。這場大體課程,宛如朱美漫長的告別之旅,失去至親的痛楚,變成一堂堂的解剖課,一次次地讓她回憶起自己與父親的種種。我相信,當我在進行採訪時,朱美還沒有從這場告別裡離開,因為她總是一不小心,就又會掉進那個悲傷的情境裡,流起淚來。
閱讀更多
2020-05-29
蘇宇鈴
法國女人真的是世界上最神奇的生物。我常常坐在咖啡館,像個中情局派來研究敵人的祕探,盯著她們,就這樣坐一個下午,恨不得把她們的一舉一動刻進硬碟裡,再利用頂尖的生物科技,打入自己的DNA。
閱讀更多
2020-05-20
賴佩霞
有些人會陷入一定要對方改變,事情才有解的迷思中。所以,他們往往會覺得,如果提出來的請求不能像命令般那麼立竿見影,溝通還有什麼意義呢?
閱讀更多
2020-05-13
林萃芬
從一個人選擇的戀愛對象,不僅會反映出內在的需求,更能呈現理智與欲望的衝突,以及對愛情的想法和觀點。所以,如果老是愛上同一類型的對象,就要問問內心:情人吸引自己的地方是什麼?只有深入了解自我的渴望、欲望與想法,才有可能修正需求,改變眼光,重新選擇適合自己的對象。
閱讀更多
28/ 30
第 28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