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3
郭美懿
「便秘」是許多現代人的困擾,但大家都以為,只要天天排便就不算便秘,想不到這觀念竟然錯誤!直腸外科醫師鍾雲霓說,就算天天都有排便,「每次大便卻超過10分鐘」就屬於「排便困難」,需要找出原因和調理治療。而大家都覺得多補充纖維質就能改善便秘,卻搞錯方向吃了許多「纖維質低」的蔬菜,或以為「口感粗」就等於「高纖」,其實這些都是NG觀念!
閱讀更多
2023-05-28
郭美懿
水果含有豐富植化素,是天然的抗氧化劑,能調整免疫力,還能抗老、防癌,飲食上不可少。只是水果糖分高,攝取過多也可能引發肥胖、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那水果不甜,就代表熱量低嗎?臺北農產運銷公司(北農)日前在粉專發文表示,一般人吃水果,常會陷入誤區,以為「水果甜=熱量高」,其實水果越甜,不代表熱量越高!
閱讀更多
2023-04-12
郭美懿
國人外食比例接近7成,尤其早、午餐比例最高,但用餐「老是在外」往往吃進過多油脂與醣類,又因蔬果攝取不足而缺乏膳食纖維。營養師李婉萍提醒,缺乏膳食纖維易導致便秘、累積毒素,可透過高纖蔬果補足,除了地瓜葉、菠菜等「深綠色蔬菜」,牛蒡、香菇、黃秋葵與苦瓜的排名竟然遙遙領先。
閱讀更多
2023-03-02
郭美懿
心血管疾病並非肥胖或男性專屬,更年期後的女性,更不可忽視!據衛生福利部2021年死因統計調查,心臟疾病是台灣女性第2號殺手,而女性十大死因排名中,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分別名列第2、5、6位,佔當年度女性死亡總人數約23.6%,顯見女人護「心」刻不容緩。
閱讀更多
2022-11-24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56歲的郭小姐,原本就有子宮肌瘤和月經不調的問題,去年開始感覺更年期到了,月經更加不規則,且常頭暈、睡不好、覺得煩躁,還很容易動怒。後來開始慢運動調理體質,身體代謝明顯變好,不但體重減輕,原本的更年期症狀都感覺不到了。
閱讀更多
2022-11-03
郭美懿
52歲的吳媽媽近來常感覺自己注意力不集中、半夜難以入睡,甚至有莫名燥熱、夜間出現盜汗等症狀,嚴重影響睡眠品質,就醫後才了解到這些都是常見的 更年期不適 現象。
閱讀更多
2022-05-10
郭美懿
50歲的楊太太3個多月來出現了躁熱盜汗、情緒莫名低落的情況,最尷尬是每當腹部出力時,總會不慎漏尿,嚴重困擾她的生活,求診婦產科,才知道這些都是更年期症狀。醫師提醒,更年期女性平日可適度攝取大豆異黃酮、黑芝麻、魚油、維生素D3來保養,若真無法緩解不適症狀,也不要羞於就醫,積極配合治療,才能與更年期和平相處。
閱讀更多
2021-10-21
NOW健康
1名65歲女性,丈夫過世多年,孩子鼓勵她尋找第二春。然而更年期後,陰道變得較為乾澀,也逐漸萎縮,加上喪偶後已有8年沒有性行為,因此即使認識了新的另一半,床事方面卻卡卡不順,且有性交疼痛的困擾。藉由陰道洞口切開手術,結合陰道雷射和電刺激,並搭配塗抹私密處動情素(植物性女性荷爾蒙),經3個月的復健後,婦人順利重拾床笫之歡。
閱讀更多
2021-05-19
李易紓
58歲洪太太停經約2年,陸續出現更年期現象,除了典型的潮熱、盜汗等症狀,還有嚴重的陰道乾澀,讓她坐立難安、苦惱不已,醫生施予的塞劑、潤滑液效果短暫,最後尋求中醫調理改善不適,終於順利回歸正常生活。
閱讀更多
2021-04-06
李易紓
女性45-52歲後進入更年期階段,因為雌激素分泌減少,會產生不少生理上的不適,像是熱潮紅、盜汗、夜汗、失眠、心悸、情緒不穩定、皮膚萎縮、陰道乾澀或發癢、尿道萎縮、尿道炎、尿失禁等,都讓女性朋友非常辛苦。針對更年期症狀,國健署建議,可以巧用飲食來舒緩改善不適症。
閱讀更多
2/ 6
第 2頁,共 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