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9
蔡曉萱 整理
89歲的日本上皇后美智子,周日(10/6)驚傳在皇居御所站立時因身體失去平衡而跌倒,右腳出現強烈疼痛感,經檢查後確認為右大腿骨上部骨折,已於8日清晨7時半完成手術。由於美智子曾在2019年接受乳癌手術,且10月20日就將迎來90歲大壽,讓外界分外關心她的健康狀況。
閱讀更多
2024-10-09
蔡曉萱 整理
隨著年齡增長,許多中老年男性可能會發現自己的胸部變得比以往更豐滿。這並非單純的體重增加,而可能是「男性女乳症」作祟。根據統計,超過30%的成年男性都曾出現這種症狀。然而,許多人因為羞於啟齒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本文將詳細解析男性女乳症的成因、症狀和治療方法。
閱讀更多
2024-10-09
NOW健康
焦慮、失眠是現代人常見文明病,失眠原因包括內在與外在因素,焦慮與失眠常會互相影響,很多人以為睡的時間夠多就是睡好。醫師表示,睡醒後仍感覺不舒爽、疲累,就是1種失眠表現;另外,年長者大腦或身體退化、有慢性疾病、血液循環差,也都與焦慮、失眠有正相關。
閱讀更多
2024-10-01
蔡曉萱 整理
隨著年齡增長,許多長者面臨多種慢性病問題,不知不覺中成為「多重用藥」的高風險族群。根據健保資料庫分析,台灣 65 歲以上長者近3成都有多重用藥情形。為何多重用藥會帶來風險?如何確保長者用藥安全?本文將詳細解析。
閱讀更多
2024-10-01
郭美懿整理
李太太罹患糖尿病已經30年了,近1年回診抽血報告發現腎功能逐漸下降,但因血糖控制的關係,她只知道要少吃白米飯,多吃糙米或五穀類當主食,對控制血糖比較有幫助,也要多吃蛋白質才不會肌少症。可是腎功能不佳的人就不適合吃糙米,讓李太太一時慌張起來,什麼都不太敢吃,1個月內體重就掉了2~3公斤。
閱讀更多
2024-09-27
健康醫點靈
越來越多肩膀嚴重痠痛的患者到骨科求診,最近甚至出現由父母帶來就醫的兒童病患。所有人剛開始都以為是罹患內臟疾病,先到內科掛號,檢查過後發現沒有任何問題,於是改掛骨科。這個現象代表越來越多人罹患重度肩膀痠痛、嚴重到必須就醫的程度。
閱讀更多
2024-09-26
郭美懿整理
被譽為「玉女掌門人」的59歲藝人方文琳,一向以注重健康、愛運動著稱,她卻在週三(9/25)深夜發文證實罹患食道癌。方文琳表示,今年6月底到健診中心做全身健康檢查,因家族有腸胃癌病史,因此注意力只放在腸胃鏡上,但女兒發現健檢報告「食道癌」項目出現紅字,進一步切片檢查確診食道癌零期。方文琳說,檢查報出爐前很煎熬,她跟女兒各自搜尋網路,想知道食道癌究竟是怎麼發生的、該如何治療、存活機率等。結果女兒來房裡,一對眼就哭著拍打她,「她說不該妳會有啊,這癌幾乎是以男性為主,都是妳!都是妳愛喝高粱!」她這才想起自己為緩解更年期的煩躁身心狀況,養成睡前喝一小杯58高粱的習慣,加上平日超愛喝熱湯,燙到嘴巴破掉都沒關係,可能就是傷害食道的主因。醫師提醒,吸菸、飲酒、檳榔,以及不良飲食,都是引發食道癌的危險因子;尤其亞洲人喜歡「趁熱吃」,也熱愛煙燻、燒烤、醃漬、加工肉品等食物,這些都會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值得注意的是,台灣1/4人口罹患胃食道逆流,可能發展成「巴瑞特氏食道」,進而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
閱讀更多
2024-09-25
楊雅馨
巴金森氏症是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發生頻率第二高的神經退化性疾病,目前沒有根治方法,但可以透過藥物減緩症狀,並經由規律的「特定運動」改善生活品質。
閱讀更多
2024-09-25
劉詩瀚
小時候曾寫過的作文題目「我的媽媽」,繁蘋(化名)依舊記得當時寫下: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像媽媽一樣,當一個有活力的魔術師,總能做出美味多變的料理,更有一雙善於編織的魔手,舉凡衣服到玩偶,只要提出來,媽媽總能想出辦法,就像變魔術一樣。
閱讀更多
2024-09-20
郭美懿整理
80多歲的林阿嬤長年飽受退化性關節炎困擾,特別是右膝近期每況愈下,頻繁莫名疼痛與反覆腫脹,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連上下樓梯或從椅子上起身都痛苦難耐,外出得靠輪椅代步,甚至連獨自步行一小段路都無法完成,因為擔心麻煩家人,林阿嬤盡可能減少外出活動,自我封閉讓心情鬱悶,直到半年前置換人工關節後,一切才迎來希望。
閱讀更多
6/ 30
第 6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