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2
每日新聞大阪社會部採訪組
母親節前夕,國內卻傳來年近80歲老母親疑因不堪長期照護負荷,殺害52歲重度小兒麻痺兒子的憾事!台北市松山區1名患有重度小兒麻痺的林姓男子,5/12疑遭79歲老母以封箱膠帶蒙住口鼻身亡,陳屍家中。警方獲報前往時,老母親痛哭失聲表示,照護兒子40年身心俱疲,心力交瘁下動手。警方今天上午7時許接獲報案,表示有民眾需救護車急救,醫護到場時發現林男已明顯死亡,發現人則是家中菲傭。據《三立新聞網》報導,林姓男子嬰兒時期即罹患重度小兒麻痺,年長後病情持續加重,生活無法自理,長期靠母親照顧,目前與79歲母親、90歲父親及菲傭同住,林家長子及妻子住樓上,次子一家則住在外地。雖然林男尚有2位手足,但照護費用僅靠兩老存款,加上長期請菲傭協助照料,經濟壓力極大。12日清晨菲傭準備開門照料林男,發現房門反鎖,使用備用鑰匙開啟後發現林男陳屍房內,口鼻上有膠帶,老母親也在一旁,嚇得打電話給雇主次子一家,經二媳婦報案後全案曝光。警方後續通知鑑識小組到場,初步釐清為老婦人殺子,將朝殺人罪嫌偵辦。日本「每日新聞大阪社會部採訪組」匯集多年來日本發生的案例,出版《無人知曉的房間:長期照護下,走投無路的家人的自白 》一書,盼喚醒大眾對長照者遭遇困境的重視,「老病照護」就是其中一個面向。(原文刊載於2023/2/7, 更新 時間為2023/5/12)
閱讀更多
2023-04-27
陳珮甄 Selena
大多數時候,我們總是掛念著別人好不好,例如,擔心爸媽感冒好了沒、到底該怎麼舒緩孩子鼻子過敏的症狀……每天忙著照顧別人、回應外界需求的同時,有沒有也花上同等的精神、氣力,好好關注自己?我就是那個沒有做到的人。
閱讀更多
2023-04-19
翁申霖 整理
現代人孩子生得少,個個都捧在手上當寶,但一不小心就容易寵小孩寵過頭害了自己。一名房仲透露,日前經手一個案件,一名準大學生前來找房,開出的條件為「大套房+鬧區」,後續鎖定了3間房,租金分別為1萬8、2萬、2萬4,而父母也特地北上看房,本身經濟就不寬裕的他們,聽到租金後面有難色,但孩子堅持一定要住2萬元的大套房,不然用「以後不回家」為由當眾情緒勒索,母親也無奈妥協答應,讓該名房仲直呼「現在的爸媽寵小孩無 極限 」。
閱讀更多
2023-04-18
諮商心理師 郭彥余
「你這個不知長進的不肖子,枉費我們這麼疼你,整天遊手好閒,老是跟這些狐群狗黨混在一起,真是沒救了你……」
閱讀更多
2023-03-04
林暐鈞
陪你善終,不僅是陪家人走最後一哩路,是學習放下摯愛,與理解自我價值的人生體悟,在告別以前,把愛好好留下來。如同作家李偉文所述,「人活著就必須面對兩個問題,生命是怎麼回事?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以及另一個終極問題,我的生命是怎麼回事?活著有什麼價值?」《陪你善終》新書分享會於今(3/4)登場,由蓮花基金會、三應出版社、一方青出版社等共同舉辦,場內吸引約250人入場,座無虛席,共同虛心學習「人生必修課,認識死亡與善終」,當摯愛的親友面臨死亡,如何協助他們走完人生?而留下來的家屬,又要如何陪伴彼此,走過無止盡悲傷,與感慨?
閱讀更多
2023-02-14
社團法人台灣生命教育學會病人自主研究中心 / 譚敦慈
明天與無常,不知道何者先來。事前做好的準備,成為了面對無常的勇氣。
閱讀更多
2023-02-13
張明淑
我以前的一個學生來找我。久久不見的臉龐卻失去了光彩,極為憔悴。肯定有什麼事情,但她卻難以開口,最後忍不住嗚咽了起來。我讓她盡情大哭一場,在旁邊靜靜地等了一下,遞給她一杯溫熱的茶和柔軟的毛巾。隨著眼淚逐漸乾涸,又是一陣沉默,她語帶哽咽,詳細告訴我來訪的原因。本來不想再活下去了,太累了,所以想了結生命。她想已經走到盡頭了,所以來見我這個老師最後一面。事情是這樣的,她因為恐慌症和憂鬱症而住院。一直以來在她的各種努力下,不僅在夢想的機關任職,甚至爬到夢想的位置,取得令人滿意的成就,結果問題在於磨難那時候才開始。這麼有才能又充滿熱情的人變得如此萎靡不振,讓我更加心痛。我咬緊牙關,按耐著不把心痛表露出來。
閱讀更多
2023-02-06
每日新聞大阪社會部採訪組
二○一五年夏天,我們正在搜尋某男子的行蹤。該男子正是在大約十年前企圖與患有失智症的母親共同自殺,後因承諾殺人被判有罪的山岡龍一(時年54歲,化名)。龍一於二○○六年二月一日,在京都市伏見區的河灘上將母親君枝(86歲,化名)殺害,隨後在同一地點自殺未遂。
閱讀更多
2023-02-01
張明淑
我以前的一個學生來找我。久久不見的臉龐卻失去了光彩,極為憔悴。肯定有什麼事情,但她卻難以開口,最後忍不住嗚咽了起來。我讓她盡情大哭一場,在旁邊靜靜地等了一下,遞給她一杯溫熱的茶和柔軟的毛巾。隨著眼淚逐漸乾涸,又是一陣沉默,她語帶哽咽,詳細告訴我來訪的原因。本來不想再活下去了,太累了,所以想了結生命。她想已經走到盡頭了,所以來見我這個老師最後一面。
閱讀更多
2023-01-24
逆媳
編按:作者和先生婚後,跟所有人的媳婦一樣,為了想融入婆家,獲得婆家人的認同,努力當個好媳婦,上班忙碌了一整天還得趕回婆家拜拜、身體不舒服也得勉強自己參加聚餐,過年過節全家開心聊天,只有她一個人忙得團團轉……對傳統婆家中不合理的要求,她百般忍耐,因為所有人都跟她說:「媳婦就是這樣的!」然而當她做了所謂「好媳婦」該做的事後,心裡卻不好過。婆婆說把她當女兒看,但她從來都没有得過與小姑相同的待遇,做了九次乖巧的行動,只要有一次疏忽,公婆就會失望責備。於是,她開始思考,為了家人犧牲究竟有何意義?媳婦的忍耐,雖然暫時帶來家庭和平,但是心裡看不見的傷口卻傷害了婚姻與自己。她忍不住想怒吼,「不要再說我媽人很好了!媽媽和婆婆是完全不一樣的人格。」作者想到了自己母親,身為傳統好媳婦的她,這一輩子的付出都被視為理所當然,卻未曾被感謝。「如果我過得像媽媽一樣的話,她一定會很心痛的。」在面對種種不合理後,作者決心改變,不再事事順從。在改變的過程中,她回顧了過往許多的事,不禁恍然大悟,為何曾也是爸媽家掌上明珠的女兒,在成為媳婦角色後,竟得面對這麼多不合理的對待,而多年來媳婦們也都默默承受:「兒子在家從來都不做的家事,為什麼要媳婦(別人的女兒)去做。」「兒子不知道拜拜日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是剛嫁過來的媳婦忘記卻成了千不該萬不該的事,這是什麼道理?」「夫家的聚會為什麼一定要到?甚至得看得比自己的工作和身體都還要重要!」作者認為媳婦想要得到認同,不一定要費盡心思。不委屈自己,才有辦法描繪出幸福的婚姻生活。在盡忠於媳婦的角色之前,守護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成為別人眼中逆媳的她,並不是叛逆,也不是刻意作對,只是想好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想要在婚姻的生活裡和先生過得幸福。從順媳走到逆媳這條路上,她選擇丟棄傳統的束縛,在媳婦這個角色上,只做自己想做的事,走出了一條讓自己舒服自在的路。同時她也鼓勵讀者:「我絕對不是在慫恿大家要像我一樣。只是,萬一某一天當妳覺得不舒服,知道必須改變卻提不出勇氣的時候,若能夠想到,像我這樣的逆媳也能活得好好的,說不定就會使你產生力量。改變後的我,活得像我自己,並且活得更好。因此,我希望所有嫁到奇幻世界的別人家的寶貝女兒們,也一定要過得很好唷!」
閱讀更多
4/ 18
第 4頁,共 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