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1
加藤惠美子
目前,家庭餐廳或便利商店便當的飲食形式,已經滲透入每個家庭裡;發揮食材的優點,每天動手做菜,反倒成了最大的奢侈。
閱讀更多
2021-01-25
李時炯
錯誤的生活習慣同樣是使我們的腦變得疲勞的一大原因。因此,養成不讓疲勞累積的習慣比什麼都重要。在這一個章節,讓我們來看看哪些錯誤的生活習慣會加重腦疲勞。
閱讀更多
2021-01-22
偉文隨筆
在文學作品中常將人的一生比喻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不同的時節,西蒙波娃認為這是很老套的描述,因為自古以來,在繪畫或各種作品中,都一再重複著這個老調。
閱讀更多
2021-01-20
夏.瓦茲蒙德
「是這樣的,幸福的秘密不在尋求更多,而是培養出享受更少的能力。」─蘇格拉底
閱讀更多
2021-01-18
郭美懿
人稱「珠寶詩人」的曾郁雯,擁有珠寶設計師、作家等多重身份,將生活切割出鑽石般的璀璨多面。只是光燦背後,是歷經離婚、負債、獨立撫養3個女兒的人生顛簸。由於離婚時承接前夫留下的龐大債務,她只得在經營珠寶店之外四處兼差,一度身兼寫作、教學、節目主持、演講等5份工作……。
閱讀更多
2021-01-11
陳雲
窮人和富人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富人允許自己的口袋空,但不允許自己的腦袋空;而窮人允許自己的腦袋空,而不允許自己的口袋空。窮人只擁有裝錢的口袋,富人卻擁有賺錢的頭腦。
閱讀更多
2021-01-08
加藤惠美子
擁有少量優質物品的生活,也就是環保的生活。無須特別節儉,用心在食衣住方面找到環保生活感,自然就不會浪費金錢、浪費物資,還能提高生活品質。最重要的是找到材質佳且自己可以接受的物品。材質佳的物品只要細心打理,就能夠使用很久,因此儘管一開始價格有些昂貴,以結果來看還是買得很划算。然後,最要緊的就是要少丟東西。過去一般人以為「用完即丟」是生活富足的表現,但是到了現代,具備知性的人會對於丟棄這個行為,也就是由自己製造出環境廢棄物的行為,感到罪惡。材質佳的物品不僅使用年限較長,在它原本的任務結束之後,還能夠轉變成其他物品繼續延長生命。
閱讀更多
2020-12-31
平松類
一個人如果沒有特別的喜好,也沒有想做的事,容易被視為人生毫無目標、成天無所事事。但真是如此嗎?被物慾驅使的人生是非常痛苦的。年輕時因為無知,誤以為樣樣都想要,才算是富足的人生。事實上,縮減食慾、性慾、物慾,才能夠真正過上自在快意的日子。
閱讀更多
2020-12-18
石原加受子
有種情況是由於自己沒有主動出擊,因此感到寂寞或受困於負面情緒之中。如果你總是當個被動者,那麼,若得不到別人給的幸福,自己就無法幸福。
閱讀更多
22/ 30
第 22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