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2
李開復
那天,午飯後小睡片刻醒來,突然想起老友,撥電話過去,他也剛好有空,大約一個小時後,我跟先鈴就按了他家的門鈴。
閱讀更多
2019-08-08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日前,我去聽了一場知名作家陳念萱的演講「旅途中遇見金剛經」。看到「金剛經」三個字,我想很多人就卻步了,但我想就算聽不懂,也不過就是浪費兩小時而已,也沒有太大的損失。
閱讀更多
2019-08-02
愛長照
我們有能力的大人,可以的話,就是把自己活好,不要成為年輕人的負擔;我們的晚輩,才有勇氣敢去追逐自己的夢想。神清氣爽的彭大維老師坐定後,談及第三人生規劃有如展翅之雄鷹;他的三昧真火是對生之歡愉、死之豁達,以及 活在當下 的爽朗。
閱讀更多
2019-06-14
洪雪珍
「你有注意到嗎?我從來沒有在工作之外,找你一起出去吃喝玩樂?」「你太自律、太完美,誰跟你在一起,都會不自在,怎麼會找你出去玩?」
閱讀更多
2019-05-31
洛桑加參醫師
早上去做了一場預防癌症的演講。舉凡血癌、腦瘤、淋巴腫瘤等難纏的疾病,它的成因也相當複雜。可能是遺傳,也可能是外在因素造成的基因突變所導致。成人罹癌的原因,還多了一項「生活習慣」因素。
閱讀更多
2019-05-15
黃大米
不論是血親還是姻親,能夠相聚都是因為緣分,也因為愛,荒唐的是,造成離別的主因,可能也是因為愛,為什麼那些牽引彼此靠近的愛,後來會消失呢?
閱讀更多
2019-05-07
林芷揚
「怎麼會這樣?」、「以後該怎麼辦?」、「為什麼是我?我做錯了什麼?」許多人遇到煩惱、困難或得知自己生病後常出現負面情緒,整日為了生活中的不愉快而擔心、煩惱,即使想要甩掉,學會把握當下,卻總是力不從心。報章媒體近年總是鼓勵中年人要懂得「愛自己」,但到底該怎麼做?
閱讀更多
2019-04-25
愛長照
要減少內心深藏的罪惡感,首先要放下對自己的批判與評價。當初會選擇簽署意願書,通常是在家人有共識後所下的決定,而這已經是「那時候覺得最好的決定了!」 有時候,最大的批判者可能是自己,請試著原諒自己,當初那個為了大家,站出來簽下放棄急救意願書的人,是勇敢又有力量的,請不要責怪自己,讓心自由
閱讀更多
2019-04-18
王君瑭
「我們都會死,那為什麼我們不談死?」她是郭慧娟,身兼內政部「現代國民喪禮」編撰委員、殯喪業「禮儀師證照考試」教科書編撰,和「台灣殯喪業資訊網」的總編輯,被稱為台灣的「禮俗女王」,但她,同時也是台灣「死亡咖啡館」的創辦人。
閱讀更多
14/ 17
第 14頁,共 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