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3
李偉文的幸福存摺
自從生了孩子之後就沒有跟太太上戲院看電影,後來孩子漸漸長大,也都習慣全家人在家用投影機權充家庭電影院看影片,但是當知道「積存時間的生活」這部日本紀錄片在台灣上映時,總算與太太重溫幾十年前兩人約會看電影的浪漫情懷。
閱讀更多
2018-05-21
愛長照
要減少內心深藏的罪惡感,首先要放下對自己的批判與評價。當初會選擇簽署意願書,通常是在家人有共識後所下的決定,而這已經是「那時候覺得最好的決定了!」 有時候,最大的批判者可能是自己,請試著原諒自己,當初那個為了大家,站出來簽下放棄急救意願書的人,是勇敢又有力量的,請不要責怪自己,讓心自由。
閱讀更多
2018-05-18
愛長照
「延緩長者退化的速度,『向兒童借力量』有用嗎?非常有用!」茶米老師觀察,小兒子因為有長期接觸長者的經驗,每次看到不同的爺爺奶奶們,總是會露出微笑,愉快地打招呼,對於兒子而言,是很好的生命啟發,他未來也會變老,但不見得會「怕老」。
閱讀更多
2018-05-04
天下文化
在照顧著老父母的同時,自己的生活正一塊一塊的陷落流失,這讓我感到沮喪與窒息。所幸,近半年來父母親的狀況漸趨穩定,又來了一位勇於擔當的外籍移工,終於可以稍得喘息。於是,到遠方去,給自己一場旅行的召喚從內心深處響起。
閱讀更多
2018-03-19
戚海倫
「心態如果不調整,這工作是做不久的。」才45歲的陳若瑀,投入不同型態的照顧服務工作已達10年,在圈子中相當少見。單身的她,當年想進入這個行業,曾遭到母親反對,「妳還沒結婚,就要去幫人家把屎把尿?」不過,陳若瑀認為,現在「居家服務員」的工作性質多樣化又具挑戰性,很適合自己的個性,從中能得到不少成就感!
閱讀更多
2018-03-01
時報出版
走過青壯,愈來愈覺得養生的重要,每個人都必須找到適合自己的養生之道,然後努力實踐。這不是怕死,而是希望健康的老化,不要給家人、給社會帶來負擔。
閱讀更多
2017-12-08
愛長照
「我和先生從年輕到老,都是在一起的,當初決定要到養老院沒有花太多時間決定,因為兩個人在哪裡,『家』就在哪裡。」黃育清與年長十歲的丈夫決定搬到養老院時,她才六十多歲,在養護機構堪稱「年輕」住民。
閱讀更多
2017-11-21
轉個彎旅行-吳孟霖
最近在看藍白拖的新書《走慢點 才是快》,其中有一篇標題特別有趣,他說:「 活在當下 ,就不要 活在當下 。」
閱讀更多
16/ 17
第 16頁,共 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