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8
NOW健康
現代人最在意的是氣色好不好,每個人都希望容光煥發,脣紅齒白、皮膚透亮就成為大家最羨慕的樣貌,門診中經常遇到患者希望透過調理改變「唇色」,到底不同唇色是不是跟健康有對應相關?
閱讀更多
2023-09-23
高醫中醫部/陳忠淵醫師
在癌症治療的副作用期,未經中醫師辨證就胡亂使用補養類藥物提升免疫小心「越補越大洞」。這也難怪有很多醫師會呼籲癌症患者不要亂接觸當歸、人參,因為這些藥物的使用需要中醫專業確認體質的偏性才會合拍,尤其是抗癌過程陰陽早已失衡的患者更應慎之。
閱讀更多
2023-09-08
黃軒 /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
編按:近期台灣疫情維穩,但世界衛生組織(WHO)再發出警告,全球多個地區的新冠疫情有上升趨勢,特別是隨著北半球冬季即將來臨,疫情可能升溫。面臨不斷變種的新型冠狀病毒,重症科醫師黃軒分享,要特別小心手扶梯,人來人往最容易受到污染,3大微生物菌種常出現在手扶梯上,提醒6點預防。(原文刊載於2023/6/12,更新時間為2023/9/8)
閱讀更多
2023-08-10
黃明惠 整理
疾病管制署(以下稱疾管署)公告,一名30多歲女性到新北某室內親水設施玩水後,感染俗稱「食腦變形蟲」的「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Naegleria fowleri),出現感染症狀僅7天,最後仍宣告不治。新北衛生局表示接獲疾管署通知後,立即會同中央前往該場所進行採檢環境檢體與水質檢體,後續由中央帶回檢驗,以釐清感染源;為保障民眾安全,也要求業者預防性停業,加強淨空消毒。依據衛福部公告「營業衛生傳染病防治管理規則」,泳池池水餘氯濃度建議保持1-3mg/L,現場檢測水池餘氯含量皆未達標準(大池0.86 mg/L、小池0.06 mg/L),衛生局現場輔導業者改善並加強落實清消措施,後續待水質檢驗結果出爐,如確實檢出阿米巴原蟲,將依消保法開罰6萬-150萬。另外,依傳染病防治法第21條規範,已要求業者提供7月21日至8月9日顧客及工作人員名單,初步調查工作人員共計12人、顧客人數約630人,衛生局將逐一通知確認健康狀態,並提醒進行自我健康監測2個星期,若有不適請儘速就醫。
閱讀更多
2023-07-13
NOW健康
生於1959年6月的合庫金董事長林謙浩,剛上任2週,不幸病逝,享年64歲。公股金融圈傳出此項訊息,林謙浩自我要求甚嚴,對於工作表現則有很高期許,疑似猛爆性肝炎發作至榮總就醫,住院治療,但仍回天乏術,享壽64歲。
閱讀更多
2023-07-11
NOW健康
現代人罹患乾眼症的比例愈來愈高,不只是老年人才會發生的疾病,隨著科技發達,3C產品大量普及使用,罹患乾眼症的年齡已有往下降的趨勢,如果日常感覺眼睛酸澀、分泌物變多、視力模糊、畏光異物感或疼痛感等,小心乾眼症已找上你,建議尋求眼科醫師診治。
閱讀更多
2023-07-04
胡肇芳 整理
合庫金董事長林謙浩驚傳週日(7/2)上午因猛爆性肝炎辭世,享壽64歲。據了解,他原本即有B型肝炎,早前到榮總住院治療,卻於周日凌晨不治。林謙浩在合庫金上任還不到二週,即因身體健康因素病故,讓公股金融圈相當震撼。合庫金低調證實董事長林謙浩過世的消息,下午也發出重訊指出,公司各項業務均由專業經理人分層負責,對公司營運無影響。合庫金及合庫銀董座職務,將分別由合庫金總經理陳美足與銀行總經理林衍茂暫代。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許金川則說,肝臟因為沒有神經,所以被稱為「沉默的器官」。肝臟負責身體的垃圾清除與解毒、排毒,即使已經發炎、纖維化或長腫瘤,依舊不吭聲地繼續努力工作,出現可察覺的症狀,像是疲倦、黃疸、水腫、意識不清等,到這時候才治療,通常都來不及了。許金川說,最好的保肝之道就是,沒有B肝帶原或抗體,就應該趕緊打疫苗;如果有B、C肝一定要定期追蹤,必要時要服用抗病毒藥物。此外,一定要每半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與抽血檢驗胎兒蛋白,才能避免走上肝癌之路。
閱讀更多
2023-06-02
潮健康編輯部 昱彣
皮膚莫名紅癢、或是自覺呼吸經常有異狀,卻不是喉嚨痛導致、甚至近日頻繁感冒、拉肚子,偶爾全身上下這裡痠那裡痛,實際上都是身體在發送發炎的「求救信號」?余朱青營養師於社群貼文指出,上述時不時出現的小毛病,都有可能是「身體發炎」的警訊之一。
閱讀更多
2023-02-24
林暐鈞
大家只要聽到癌症,都聞之色變,而其實癌症就是一種自找的慢性發炎!那麼容易導致慢性發炎、進而演變成癌症的的食物有哪些呢?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在粉專中提及,加工肉品、高油脂、高糖類都是讓身體產生慢性發炎、罹患癌症的禍首,宜注意飲食均衡,避免癌細胞上身!
閱讀更多
2023-02-15
長春藤預防醫學健康管理 陳炯瑜醫師
一變天就隱隱作痛的膝蓋,就連動都不想動嗎?陳炯瑜醫師分享,退化性關節炎主要最常發作於膝蓋,不過有蠻多患者,在退化性關節炎急性發作的時候,誤以為是痛風。因此今天帶您瞭解痛風和退化性關節炎的差別,並分享三個容易引發退化性關節炎的動作,讓大家在新的一年能繼續守護關節健康!
閱讀更多
3/ 14
第 3頁,共 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