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無常

顯示第 112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256

94歲巴菲特曝遺產規劃:4.87兆財產「99.5%全捐」!勸父母生前必做1件事:遺產別多到孩子「沒事做」

tCol 2024-11-29

郭美懿整理

94歲巴菲特曝遺產規劃:4.87兆財產「99.5%全捐」!勸父母生前必做1件事:遺產別多到孩子「沒事做」

「股神」巴菲特延續感恩節傳統,向4個家族基金會捐贈價值超過11億美元的波克夏海瑟威公司股份,最新給股東的信也曝光,透露其持有逾1500億美元(約新台幣4.87兆元)的財產,99.5%將在身後陸續捐出。他也在信中分享自己對財富價值的見解,認為「富裕的雙親應該為孩子留下足夠資源,讓他們可以去做任何事情,但不能多到讓他們可以什麼都不做。」

閱讀更多

母買房借名登記兒名下,生病欲售遭拒,抱憾身故!女兒接著打共6年官司要回財產:法院看6證據

tCol 2024-11-29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母買房借名登記兒名下,生病欲售遭拒,抱憾身故!女兒接著打共6年官司要回財產:法院看6證據

借名登記,是我國人常見的一種財產管理方式。但令人困擾的是,如何要求返還?借名登記關係,通常發生在親屬,或是一起投資的朋友之間。背後的原因動機,不一而足,五花八門。諸如,家屬貸款可以有優惠利率方案,因此就用他的名義登記購置房產。打官司期間,不方便把自己真實的財產情況公開,避免新增困擾,所以買房也借用親屬名義登記。而若是,父母使用子女的名義購置房產,一開始可能覺得自己可以掌控,小孩一定會聽自己的話,隨時要取回沒有問題。但隨時間經過,孩子長大,甚至結婚有配偶,父母年邁,其他小孩覺得不公平或擔心未來有分配財產的爭議,此時父母要跟孩子說「房產登記回來?或是「登記部分持份給其他兄弟姊妹?」許多時候,都會遇到困難。

閱讀更多

後山小旅行強碰颱風,花7小時繞道南迴返家…施昇輝嘆:我們碰到的無常,是花東人的日常

tCol 2024-11-05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後山小旅行強碰颱風,花7小時繞道南迴返家…施昇輝嘆:我們碰到的 無常 ,是花東人的日常

因疫情關係而中斷4年的家族小旅行,終於在山陀兒颱風來襲前出發了。一兩個月前規畫行程時,當然不知道有颱風,因此這趟旅程也算是另類的「共伴效應」。儘管風雨常相左右,但家人相聚的心情卻是非常陽光的。此行所有的交通食宿都由子女規劃、預訂,我就只是扮演一個父親(付清)的角色。

閱讀更多

牙齒決定我們會不會得「失智症」?日本研究證實:注意2件事,當心失智風險飆最高3倍

tCol 2024-11-01

卓良珍

牙齒決定我們會不會得「失智症」?日本研究證實:注意2件事,當心失智風險飆最高3倍

目前臺灣對失智症的診療,以「神經內科」或「精神科」門診為主。由於失智症是一種症候群而非單一疾病,為了找出原因,醫師通常會探究以下問題:

閱讀更多

82歲老戲骨石英離世,曾說「演戲演一輩子很幸運」…23年前換肝續命,製作人周遊曝「真正死因」

tCol 2024-10-30

郭美懿

82歲老戲骨石英離世,曾說「演戲演一輩子很幸運」…23年前換肝續命,製作人周遊曝「真正死因」

演藝資歷逾半世紀的資深演員石英(本名:林忠平),驚傳上周日(10/27)於台大癌醫中心病逝,享壽82歲。石英1970年出道,曾四度提名金馬獎男配,戲劇代表作包括《保鑣》、《草地狀元》、《第一世家》等多部熱門八點檔連續劇,消息一出讓演藝圈群星與粉絲們萬般不捨。

閱讀更多

為何要預立醫療決定?成了病人,你很難保有醫療決定權…簽署率不到1%,問題出在哪?

tCol 2024-10-14

黃靖文

為何要預立醫療決定?成了病人,你很難保有醫療決定權…簽署率不到1%,問題出在哪?

我國《病人自主權利法》於2019年1月上路,是亞洲第一部以病人為主體的法律,5年多來累積8萬多人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只是,若以我國成年人數來推算,簽署比率還不到1%。《病主法》最大推手、前立委楊玉欣,本身受罕病所苦。她說明,人生充滿 無常 ,我們都會無法預期何時遭逢意外,在意識清楚時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是立刻要做的事」。她認為,接受、拒絕醫療行為是基本人權,政府應全額補助預立醫療決定的諮商費用。前身為病人自主研究中心,現在於第一線推廣預立醫療決定的為愛前行基金會副執行長邱宇晨坦言:「在台灣,即便是年過六旬的退休族,都認為自己離生死議題還很遠,更遑論年輕族群。」(原文刊載於2024/8/20,數據更新時間為2024/10/14)

閱讀更多

終活,是為生命最後章節做適切安排!思考人生意義,完成未竟夢想,建立更深厚的家人和朋友關係

tCol 2024-10-01

鍾灼輝

終活,是為生命最後章節做適切安排!思考人生意義,完成未竟夢想,建立更深厚的家人和朋友關係

終活,指的是人們在生命的最後階段,積極思考和計劃如何度過剩餘的時間,並且為自己和家人做好準備。終活的核心理念是以自己的意願和價值觀為中心,為生命最後的章節做出適切的安排。

閱讀更多

父早逝姊扶持長大,為什麼遺產要留給不稱職的媽媽?他1動作剝奪繼承權,照顧真正關愛的人

tCol 2024-09-28

劉韋德 律師

父早逝姊扶持長大,為什麼遺產要留給不稱職的媽媽?他1動作剝奪繼承權,照顧真正關愛的人

上個月,小光來遺囑協會請求代擬遺囑服務,他的故事讓我覺得溫馨,但又有些令人心酸。他說小時候父親因意外去世,母親也離家拋棄他們,所以小光從小與姐姐相依為命。小光說自己不太會讀書,高職選了餐飲科,畢業後在一家餐廳當助理,後來做到主廚,工作多年下來也存了一筆錢,但由於性格內向,不善交際,所以至今未婚。他來到協會的目的是尋求遺囑協助,他希望自己如果哪天遇到離世,能將財產做最好的安排。

閱讀更多

中年夫妻無子女,最怕另一半走了「遺產要跟兄弟姊妹分」!3步驟避免手足爭產,保晚年無憂

tCol 2024-09-11

劉韋德 律師

中年夫妻無子女,最怕另一半走了「遺產要跟兄弟姊妹分」!3步驟避免手足爭產,保晚年無憂

昨天參加了林先生夫妻生日晚宴,看見他們幸福的樣子,心中真的為他們高興。他們是上個月來遺囑協會立遺囑時與我認識的,雖然彼此認識不久,但我還是被他們友善及熱愛生命的態度所感動。

閱讀更多

媽「留一口氣回家」卻受折磨,她成宗教師為上萬人送行…釋普安:每個人都該為自己的善終做準備

tCol 2024-09-09

郭美懿

媽「留一口氣回家」卻受折磨,她成宗教師為上萬人送行…釋普安:每個人都該為自己的善終做準備

想像中,出家人的修行不沾凡塵,大林慈濟醫院臨床宗教師顧問釋普安卻「入世」得很。安寧病房的工作,讓她經常需要握著臨終病人的手,或試圖平靜面對至親即將離世而歇斯底里的家屬。她照顧的也不只是佛道教徒,更多是其他信仰或無神論者,甚至打破戒律,陪著病人一起翻聖經、唱詩歌。18年來她如同擺渡人,為上萬名病患送行,有市值逾百億的企業總經理、不識字的童養媳阿嬤、也有大半輩子關在監獄裡的黑道流氓,甚至是出生僅48天的新生兒。她說,來到臨床後,對「苦難眾生」4個字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安寧病房,是最好的修行道場。」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