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1
林維君
我在護理站左等右等,好幾次擋住護理師推著行動護理車經過的動線,就像一個移動路障。當路障的時光真的是度秒如年。
閱讀更多
2025-03-24
鄭立德(Leader)
婚姻故事從紐約到洛杉磯:結婚是溝通,離婚是談判──孩子是談判籌碼?還是共同利益?
閱讀更多
2025-03-20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根據「THE GOLD ONLINE」報導,A先生原本在一家中小企業任職,60歲時順利退休。他的學生時期曾經叛逆,不愛讀書,甚至離家出走,靠打工維生。直到看到身邊朋友一一成家立業,他才決定踏實工作,並於24歲進入製造業就職。在職場上結識了未來的妻子,兩人共同努力撫養兩名子女,供他們完成大學教育,最終子女也各自獨立成家。A先生退休後,選擇再雇用至65歲,甚至考慮工作至70歲,因為他和妻子每年260萬日圓(約新台幣52萬元)的年金收入無法支應生活開銷及房貸。然而,就在此時,他的雙親突然離世,這場變故讓他的未來出現決定性的轉折。
閱讀更多
2025-03-12
彭冠宇
有別於2月仍有寒意時情人節慶手上的紅白玫瑰,暖暖的四月天,是比利時的哈勒森林(荷蘭語:Hallerbos)藍鈴花盛開的季節,大片藍鈴花在如茵的綠草上,鮮嫩嬌豔之中透著一種明亮、充滿希望的氣息,因此哈勒森林也被稱為「藍色森林」(Blue Forest)。
閱讀更多
2025-02-27
清水研
接下來,我要分享千賀泰幸的故事。他坦然面對了癌症,並為我人生後半段的困境指點了迷津。千賀先生來看診時五十四歲,從事科技產業。他在公司負責業務開發,經常往來日本各地,可說是個工作狂。他結了婚育有三子,他一直認為當個強大的父親保護好家人,就是他最大的責任。
閱讀更多
2025-02-25
克雷‧勞特雷奇
拜科技進步之賜,人際間的往來更加頻繁,但疏離感卻益加嚴重。在二〇一八年,英國首相梅伊任命了「孤獨部長」(Minister of Loneliness)來專責處理人民的心理健康問題。
閱讀更多
2025-01-24
劉韋德 律師
父母扶養子女是天經地義的事,尤其是在子女年幼時,更是需要父母的呵護照顧,但偏偏有些父母不盡職責,讓子女年幼時流離失所,而這種父母老了之後,卻常又要求子女奉養,甚至主張繼承,這樣在法律上是可以的嗎?
閱讀更多
2025-01-03
阿步(浪漫巡山員)
很多人都對我說:「你可以選擇不要管,你也可以善盡勸導的責任就好。」這些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做不到。這篇文章的標題〈生而為人,我很慚愧〉,靈感是來自太宰治的小說《人間失格》裡的「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生而為人,我很慚愧」這句話很沉重,但卻很貼切地表達我心裡的感受。為什麼呢?這是我對於之前北得拉曼封山的感觸。
閱讀更多
2024-11-05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因疫情關係而中斷4年的家族小旅行,終於在山陀兒颱風來襲前出發了。一兩個月前規畫行程時,當然不知道有颱風,因此這趟旅程也算是另類的「共伴效應」。儘管風雨常相左右,但家人相聚的心情卻是非常陽光的。此行所有的交通食宿都由子女規劃、預訂,我就只是扮演一個父親(付清)的角色。
閱讀更多
2024-10-30
郭美懿
演藝資歷逾半世紀的資深演員石英(本名:林忠平),驚傳上周日(10/27)於台大癌醫中心病逝,享壽82歲。石英1970年出道,曾四度提名金馬獎男配,戲劇代表作包括《保鑣》、《草地狀元》、《第一世家》等多部熱門八點檔連續劇,消息一出讓演藝圈群星與粉絲們萬般不捨。
閱讀更多
1/ 11
第 1頁,共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