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3
郭美懿整理
知名製作人「寬姐」邱瓈寬的恩師裴祥泉於8年前病逝,生前立下遺囑「家裡人一毛錢都不給」,並將逾2億元遺產分給愛徒邱瓈寬、製作人楊智明,引發爭產風暴,裴的弟妹們不滿,興訟訴請「確認遺囑無效」,台北地方法院一審判決裴祥泉遺囑無效,邱瓈寬不服,提起上訴,二審高等法院改判邱瓈寬逆轉勝,即遺囑有效,本案還可上訴。高等法院審理時認為,裴祥泉預立遺囑時,已將擔任遺囑見證人的陳、謝二人排除於受遺贈者之外,且遺囑載明「我孤家寡人,沒家庭,也沒什麼好留戀的,家裡人一毛錢都不給」,自不宜無視裴祥泉立遺囑時之真意,漠視其於遺囑前言所表示「家裡人一毛錢都不給」心願,反使其遺產全歸其法定繼承人取得,因此判決遺囑有效。為什麼都立了遺囑,還是不能按照心意分配遺產?究竟要如何把遺產,留給想要給的人?(原文刊載於2023/3/31,更新時間為2023/8/23)
閱讀更多
2023-08-21
橘世代編輯部
許多勞工辛苦工作大半輩子,就是希望安享晚年。為保障勞工退休後的生活,政府提供「勞工保險老年給付」(俗稱勞保 ),讓勞工退休後得到一筆退休金 ,不論是選擇「一次領」或是「按月領」,皆希望能領到最多。Youtuber《勞工朋友的秘書-張秘書》透過影片提供勞保提領和累積退休金的小技巧,教大家領到最多退休金。張秘書提醒,退休金的多寡與年資和投保薪資 有關,想要領更多,無論是投保私人公司或職業工會,都可以把握這兩大關鍵!
閱讀更多
2023-08-10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新聞報導父親生前欠債,女兒拋棄繼承,結果遺產拍賣還債之後,還剩200多萬元,全歸國庫所有!「限定繼承」和「拋棄繼承」到底該如何選擇?又該如何辦理呢?
閱讀更多
2023-08-07
陳坤涵
張三生前是個成功的企業家,擁有龐大的資產,不久前過世,留下10億元的財產,由於配偶陳芳芳、長子張大明、次子張大昌、長女張曉梅及次女張玉林等五名繼承人對遺產的分配一直無法達成協議,長子張大明主動向稽徵機關 申報 遺產稅並領取遺產稅繳款書,但張大明個人負擔不起這麼龐大的遺產稅額,其他繼承人因對遺產分配談不攏,所以對分擔繳納遺產稅的意願也不高,張大明眼看繳納期限一天天逼近,不知該怎麼辦?
閱讀更多
2023-06-20
郭美懿
李爺爺在南部繼承了許多農地,原本價值不高,但10多年前隨著政府開發交通建設,進行土地重劃,讓一輩子務農的李爺爺突然間變成了「李員外」,家族也跟著沾光。李爺爺對兒孫願望通通買單,「只要你喜歡,爺爺買給你!」還曾因為現金太多,春節發紅包都是1萬元起跳。多年下來,李爺爺的存款逐漸花用殆盡,有一次兒子來向爺爺要錢去投資廠房,爺爺卻遲疑,讓兒孫們開始揣度爺爺的財產還剩多少?圍繞身邊的兒孫,也因為爺爺變得「小氣」而逐漸消失,最後陪他過年的竟只剩下外傭「瑪麗與安妮」…
閱讀更多
2023-05-15
樂透人生─吳家揚
主計總處最新國富統計出爐,2021年底家庭部門平均每戶淨值(不含人壽保險準備及退休基金準備,土地按市價重評價)為1359萬元,較前一年度增加101萬元,增幅達8.06%。您的身家在這一段時間有沒有跟著上漲?身為小老百姓我們要如何讓資產穩健成長?
閱讀更多
2023-05-12
尚瑞君
一個家庭最重要的支出往往是房貸、車貸、保險費、水電瓦斯費、家用和理財的規劃等支出,這些費用或投資要先在所得中扣除,其他像是追求生活中小確幸等的娛樂休閒支出,要在必要費用之外才做分配與規畫。最好的做法就是明確記帳,才可以清楚知道家裡的錢都花在哪裡了。
閱讀更多
2023-03-02
高璿圭
心裡還沒有接受逝者「已經走了」的事實的遺族,卻必須到各個機關去履行確認逝者死亡的行政程序。要跑遍區公所、逝者的公司、銀行、保險公司、國民年金、手機服務中心等地,不斷說明那個人已經死亡並簽名,逝者生前在這個世上所擁有的權利和義務都要捨棄,遺族也得切斷證明逝者曾在這個世上存在的紀錄和生命反應(vital reaction)。
閱讀更多
2022-12-30
粉圓妹
但是,我知道很多人對退休後的生活樣貌與開銷,有如瞎子摸象一般,理不出頭緒,退休金估太高,存不到很焦慮,退休金估太少,又怕老後要靠社工送便當,所以我願意分享自己的記錄與觀點,供大家參考。
閱讀更多
2022-12-29
好房網News記者嚴鈺雯/綜合報導
房子過戶方式除了買賣,還有繼承、贈與,任何一種方式的流程及被徵收的稅額都大有不同,民眾可以請代書等專業人士一同評估何種方式對自己最有利。日前一名妻子在臉書社團《買房知識家 A你的Q》表示,最近因丈夫繼承了婆婆現值3500萬左右的房子,使得他名下共有三間房(無貸款),「請問他要把其中一間過戶給我,那是要用哪種方式比較好呢?」
閱讀更多
4/ 13
第 4頁,共 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