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6
李雅雯(十方)
3年前,我在上海遇見台幹S,她告訴我,32歲結婚前,她爸爸突然簽下一筆房貸,頭期款、貸款,都要她出錢,房子登記她的名字,但弟弟、妹妹、弟弟未過門的女朋友,都住在裡面。
閱讀更多
2020-03-24
陳業鑫 律師
居家工作與異地辦公屬於工作地點之變更,建議勞雇雙方以書面協議方式作為原有勞動契約之增補條款,以杜爭議。
閱讀更多
2019-12-16
郭哲延
認識草伯,是因為護理師擔心低收入戶的他,經濟上難以負擔醫療費用,於是就和我聯繫了。
閱讀更多
2019-10-21
廣告企劃製作
台灣罹癌人數屢創新高,每年更有約17萬人死於癌症。為提升民眾對於癌症的重視及警覺,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於10/20(日)舉辦第三屆為癌而跑公益活動,共計七百名跑者一起響應公益,挑戰6K微路跑,希望藉此活動讓更多癌友與民眾了解運動的重要性,進一步達到推廣全民齊抗癌之目標。
閱讀更多
2019-06-10
精選書摘 / 李雅雯(十方)
一個沒有積蓄,還幫家人揹債的月光族,幾年間,搖身變成身價超過5000萬元的富婆,她,是怎麼做到的?
閱讀更多
2019-05-22
林靜君談心室
「犧牲享受」是宗教式理想道德情懷,但如果是「享受犧牲」則要小心變成心理疾病!
閱讀更多
2019-04-19
黃惠如
所謂控制環境保青春,不只是居家,還包括你背在身上的包包。我們習慣把公事和家務都扛在肩上。翻開每天背的包包,裡面有手機、筆記型電腦、錢包、悠遊卡、筆記本、摺傘、化妝包、喉糖、 發票 、行動電源、代繳的帳單、環保筷、環保袋、小外套、要修的眼鏡、小孩忘了帶的聯絡簿……而且大包裡還有小包,錢包裡除了現金外,還有集點卡、折價券、各家信用卡等。
閱讀更多
2019-04-17
食力
夜市麵包與店面麵包的價差,可能與成本和品牌有關。使用不同的原物料來源,造成的價差最大,也最可能成為食安漏洞。
閱讀更多
2019-03-05
林雅惠
如果你理性的把消費進行檢視,依必需品、享受品、可延後品、可放棄品分類,你會發現當心理發生變化,消費行為就會產生改變。思考自己與金錢的關係時,我們有兩個選項,一個是「讓錢控制自己」,另一個是「自己主動控制錢」。
閱讀更多
2019-01-08
許雅綿
重病期間,若要提領現金繳交醫療費的話,要記得留存單據或證明,否則小心被當作遺產課稅!財政部國稅局就曾查獲,有民眾死亡前的重病期間,其子女密集提領現金千萬元,雖然主張是支付醫療費,但因無法提出醫療費用的收據和 發票 ,而遭到補稅100多萬元。
閱讀更多
4/ 5
第 4頁,共 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