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7
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
我整整抖了兩天,不是因為酒精、咖啡的戒斷症狀,而是來自內心深處升起的恐懼,這是我剛發現鼻咽癌第四期時的心情。「鼻咽癌四期,腫瘤已侵犯到大腦。」當下真的只有「傻眼」可以形容。鼻咽癌從發現到治療的進程速度非常快,因為無法開刀,治療方式只能選擇放療加上化療,距離確診到開始療程,僅僅只有兩週的時間。
閱讀更多
2022-07-29
郭美懿
大眾常用「公主病」來形容女性行為嬌縱、大小姐脾氣,其實醫學上真有「公主病」,也就是所謂的「纖維肌痛症」。患者長年全身疼痛,這裡痛、那裡痛,失眠、憂鬱、記憶差等,但身體檢查卻找不到器官有毛病,常被認為是無病呻吟。
閱讀更多
2022-03-10
郭美懿
排便狀況也可以反映腸道健康狀態,不過許多人如廁後用衛生紙擦屁股,常會擦到衛生紙不再殘留痕跡才覺得乾淨。但毒理專家招名威提醒,過度擦拭肛門皮膚可能造成破皮感染、甚至在肛門內側形成「廔管」。而便便很難擦乾淨也是個警訊,可能是日常嗜吃高油、高蛋白質食物與冷飲冰品,造成腸胃運化變差,腸道內菌叢失衡。
閱讀更多
2021-07-22
李易紓
台灣接種新冠疫苗人數,截至7/21累計來到589.4萬人次,其中AZ接種 306.8萬人次,莫德納282.6萬人次,COVID-19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24.35%。隨著接種疫苗人數逐漸增加,越來越多人在討論各式各樣不良反應,記者在接種莫德納疫苗後7天,也出現所謂的「新冠手臂」!究竟什麼是新冠手臂?只有莫德納這種mRNA疫苗會出現嗎?台大皮膚部教授朱家瑜與台大家醫科醫師林嘉俊,針對「新冠手臂」等3個施打疫苗後,常見皮膚反應來解答。
閱讀更多
2021-03-18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天氣一變化,你的皮膚就莫名發癢嗎?濕疹可以說是亞熱帶地區的流行病,許多人 皮膚紅腫 、乾燥、搔癢,甚至出現水泡,擦過數十種藥膏,就是好不了。
閱讀更多
2021-02-22
李豐 醫師
台大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的李豐 醫師,赴加拿大進修,就讀研究所第3年時罹患淋巴癌。返回台灣後,曾任教台大醫學院及擔任台大醫院病理科醫師,專業是細胞病理。當年為她治療的醫師,有人已過世了,李豐卻還活得很健康。若問為什麼,可能的答案是:她現在每天的生活都很「尊重細胞」。李豐醫師說:「我的細胞病理專業讓我明白,生病都是咎由自取。是我們置自己的細胞於死地,讓身體沒有機會復原。罹癌後,我開始自我反省,改變了飲食、作息、運動與對生死的看法,朝對的方向堅持下去,至今已和我的癌細胞和平相處超過45年。」
閱讀更多
2020-04-08
NOW健康
一說到治療濕疹等皮膚病,許多人第1個想到的無外乎是外用藥膏與內在調理並重,卻鮮少提及清潔的重要性。但其實維持患部乾淨是治療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一環,許多患者的皮膚狀況之所以在治療過程中反反覆覆、時好時壞,多數時候都與清潔不當有關。
閱讀更多
2020-03-05
林芷揚
全聯福利中心今(5)日再次於全台販售「防疫期間清潔專用75%酒精」,引發民眾搶購。醫師提醒,對酒精比較敏感的民眾,使用酒精清潔物品時建議戴手套,另外也要慎防讓酒精接觸眼睛或誤食。
閱讀更多
2020-02-24
林芷揚
最近正值COVID-19(武漢肺炎)流行時期,勤洗手、保持手部衛生非常重要。適當的洗手可避免傳染,但許多民眾因頻繁噴灑酒精、使用酒精性乾洗手,或是因本身為過敏性肌膚又頻繁洗手,引發濕疹或接觸性皮膚炎,導致 皮膚紅腫 、脫皮、搔癢、粗糙等,相當不適。
閱讀更多
2020-01-04
彰基院訊
俗稱「皮蛇」、「飛蛇」的帶狀皰疹,根據中醫古籍的記載,帶狀皰疹又被稱纏腰火丹、纏腰蛇丹、火帶瘡、蛇串瘡、甑帶瘡及蜘蛛瘡等多種名稱,可見在古代這種疾病也是非常普遍的。
閱讀更多
2/ 3
第 2頁,共 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