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2
優照護
「庭萱阿,自己一個人在國外工作要小心,累了隨時可以回來沒關係。」「吼!沒事啦又不是第一次出國,過年我都會回來看你們的!」身為獨生女的庭萱,從小就是父母親的掌上明珠,盡享所有寵愛,也由於父母皆是老師,所以對她的教育從不含糊,庭萱也很爭氣,從高中一路到研究所都是第一志願,領過不少獎學金,讓爸媽絲毫不用為她的未來擔憂,感到非常驕傲。
閱讀更多
2022-11-02
金夏永
媒體上經常出現類似「一日體驗記」的報導,但仍難解我的好奇心與鬱悶感,所以我決定自己找答案,在2020年1月毅然決然辭去工作,投入外送市場。我在酷澎物流中心做日薪制兼職人員;加入外民擔任美食外送員;還當過Kakao代駕司機。從不同的工作中,傾聽所遇到的各種故事。 我當了18年的記者,若採訪貨運司機、美食外送員和代駕司機,對我來說會是比較熟悉也方便的方式,但這一回我想成為當事人,不是旁觀者,因為成為當事人可以看到不一樣的東西。然而才剛開始投入,馬上就面臨巨大的改變—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美食外送及貨運的需求大增。外送員不足,貨運司機也因突然暴增的貨運量而頻頻傳出過勞的不幸消息。我們的社會再次等到付出生命代價,才開始正視問題。另一方面因疫情影響,聚會減少,人們避免面對面接觸,導致代駕司機的收入減少了一半。 美食外送和貨運、代駕司機均是「特殊僱傭勞動者」,又稱「平臺勞動」、「訂購型勞動」,都是智慧型手機誕生後,因技術變化而產生的職業。科技不斷變革,職業的型態也會跟著變化,但當我實際投入現場才發現,技術發展超前,但制度卻很落後...
閱讀更多
2022-07-14
郭美懿
國內新冠疫情逐漸降溫,但每天仍有2萬上下的新增案例,有人確診康復後更出現長新冠症狀。作家蔡詩萍昨天在臉書分享自己染疫經驗,並自爆因不信邪在解隔後去跑馬拉松,沒想到免疫力低下導致帶狀皰疹發作,幸好太太林書煒警覺性高,堅持帶他二度就醫。蔡詩萍呼籲,感染新冠肺炎即使是輕症也要好好休息,勿太快投入劇烈運動,以免併發其他後遺症。
閱讀更多
2022-04-01
照護線上
「醫師,我的眼睛好乾、好澀、很容易疲勞!」80歲的張女士從年輕時就有乾眼症,隨著年紀增長,眼睛乾澀的狀況越來越嚴重,每天都得點幾十次人工淚液,但是眼睛依然非常乾澀。
閱讀更多
2022-03-30
賴俊佑
小凡是個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爸爸在他國中的時候就因為突發的心肌梗塞突然走了,之後都是由媽媽一手撫養長大的。小凡媽媽在爸爸還在時,是個凡事親力親為的家管最佳楷模,而小凡姊姊與小凡也都相當上進地從第一志願畢業,再進入台大就讀。乍看之下,這是一個人人稱羨、幸福美滿的家庭,除了爸爸突然驟逝,還有小凡這個棘手、難纏的疾病之外。
閱讀更多
2022-03-14
郭美懿
曾以《討海人》榮登金鐘獎視帝的資深演員唐川,去年二度中風後住院,今傳出不敵病魔,於昨天(3/13)晚間病逝,享年69歲。而去年熱映的電視劇《茶金》,成為唐川遺作,他在劇中戲份不多卻關鍵;長期與其合作的客家電視也在臉書悼念,表示唐川已遠離病痛,「出境到另一個國度」。
閱讀更多
2022-01-19
樂擎
「男生?什麼男生?」「嘸啦,陳太太妳別聽人家黑白講。晚上我值班的呀,我看妳女兒都是一個人回來的。」管理員伯伯煞有其事地作證完後,還不忘順帶黑了下幾個愛碎嘴的婆媽鄰居:「就是太愛八卦,沒事找事,眼紅看不了妳女兒長漂亮又優秀。」並在臨別上樓前,趁我媽轉頭不注意,對我眨了 眨眼 ,舉起拇指比了個大大的讚。
閱讀更多
2022-01-14
萬特特
機場比婚禮殿堂見證了更多真摯的親吻,醫院的牆壁比教堂聆聽到更多的禱告。遺憾和失去,是我們每個人都繞不過的人生課題。告別比告白還要難,要是早知道要離別,朋友會不會更懂體諒,戀人是不是更溫柔,人是不是要給更多陪伴,對世界是不是更容易心存悲憫?
閱讀更多
2021-11-14
聯合報 / 記者卜敏正
嘉義縣水上鄉全國最老鄰長黃德成,今天11/14是他110歲農曆生日,他的兒女、孫姪昨天週六(11/13)齊聚一堂為他慶生,黃德成記憶好叫出眾人名字,還開心招呼大家喝茶,家人直言他生活規律勤走路,愛吃甘蔗、花生米,身體健康是全家人寶貝。
閱讀更多
4/ 9
第 4頁,共 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