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6
紀雲深
過度的關心,有時可能會是一種毒藥。這些年我體會到最美好的關心就是「剛剛好」,所有的關心來自於緣分,還有彼此熟識的程度。
閱讀更多
2019-05-31
愛長照
他,離開家,當然有很多失落,但,無論我們何時去探視他,他總是乾乾淨淨,沒有一絲異味,從他跟我們的互動中,知道他保住了尊嚴。這種尊嚴,在他被疾病和老邁幾乎奪去一切之後,顯得更為珍貴了。
閱讀更多
2019-05-22
伊甸園月刊
台東是台灣醫療最貧乏的地區。一出了台東市區,在美麗蜿蜒、長達118公里的南迴公路上,沒有任何一間大型醫院。偏鄉居民們就醫路迢迢,使得許多病患在送醫途中即葬送了性命。於是徐超斌發起了興建南迴醫院的計畫,要讓偏鄉的居民也有看醫生的權利。他守護著家鄉,南迴醫院的大夢正一步一步地實現著。
閱讀更多
2019-05-20
udn聯合新聞網
癌末病患該如何面對餘生?電子公司董事長退休的陳輝堂去年確診攝護腺癌第四期,醫師說可能只剩一年可活。
閱讀更多
2019-03-04
李佳芳
來到日月潭較少為人知的「日潭」,古樸的三合院村落曾是重要的莊稼地,樸實農村在時代的推移轉變下,昔日稻田風景不再,「頭社米」的稱號也少有人聞。然而,在車輛快速疾駛而過的路旁,一棟小巧卻古錐的咖啡屋悄然現身,惹人不由注目,在小村落停駐了下來。
閱讀更多
2019-01-30
大好書屋
步入退休生活,我們就成為自己的上司。由於我們以往完成的目標,可能都由他人所設定,或是那些目標,至少都與旁人有關,以至於我們往往不習慣設定只和自己有關的目標。當我們著手練習寫晨間隨筆,或許會發現自然而然就決定目標何在。
閱讀更多
2019-01-27
我年過60,又怎樣?-劉黎兒
日本人新春,尤其從大年夜到元旦,乃至大年初三,都有去寺院、神社參拜的習慣,稱為「初詣」。調查顯示,熟年的年齡層有6成必去,20幾歲的只有44%去,20歲以下的則有75%都不去了,可見新春去參拜,求開運保平安的習慣,跟年齡有關。
閱讀更多
2019-01-11
今周刊
冥想培養的慈悲心靈也適用於自己。開始能夠包容平時因為失敗而感到焦躁的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可以減少自責的頻率。
閱讀更多
2018-11-27
博思智庫
家庭背景 主要照顧家屬:黃太太,三十五歲,家庭主婦 病人:婆婆,八十三歲 疾病狀態:中風(輪椅代步) 家屬照顧歷程:二年四個月
閱讀更多
9/ 10
第 9頁,共 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