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1
黑幼龍
每天早上我們睜開眼睛時,都要告訴自己這是特別的一天。每一天、每一分鐘都是那麼可貴。
閱讀更多
2021-03-31
鄧惠文
我身邊的朋友,大多從介紹男友認識爸媽的那一天開始,就自動免除男友對自己爸媽應盡的責任。每次吃完爸媽招待的飯,「不用收,我媽會罵我怎麼讓男人收碗。」
閱讀更多
2021-03-08
林韋伶
「我現在經常幫忙那些,在偏鄉想照顧孩子的老師,幫他們找贊助者。其實現在回想起來,我過去就是需要被幫助的偏鄉小孩。」留著一頭長髮、皮膚黝黑,總是用最溫柔語調說話的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這樣談起過往的回憶。
閱讀更多
2021-02-26
雪兒Cher
過去兩年來我過得很不好,也說不上來哪裡不好,我覺得那是一種心理狀態的轉換,曾經我的文字充滿了溫度,演講充滿了熱情,曾幾何時我覺得站在台上的自己,好像少了靈魂一樣,我的旅行不再擁有出走的意義,我迷失在世界的地圖,卻不知道下一站該往哪裡走。
閱讀更多
2021-02-05
鄧惠文
回顧婚姻中的心路歷程,有問題的是夫妻對應,公婆只是所有共同責任中的一環。那是一種跟丈夫之間有言或無言的協議,基於情感、也基於現實的平衡。
閱讀更多
2021-01-26
陳佑寰
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一書的開場白寫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臺灣離婚率很高,早已不是新鮮事。有些年輕夫妻互相受不了他方,說離就離,沒有在溫良恭儉讓的,反正還沒有小孩與複雜財產關係的牽絆。而熟年夫妻相忍為家多年,等到雙方關係溫度降到冰點而小孩已長大了,終究還是選擇離婚的,也時有所聞。
閱讀更多
2021-01-22
許哲瑝
有的親朋好友會教你如果贈與金額或價值超過220萬元(編按:111年起,贈與稅納稅義務人每年得自贈與總額中減除免稅額244萬元。),可以分次分批逐年贈與,將每一年的贈與總額控制在220萬元內,就可以避免被課徵贈與稅。原則上沒有錯,但如果事情可以這麼簡單的話,地政士這張牌就顯得沒有價值了...。
閱讀更多
2020-12-31
李承柱
搬過幾次家之後,意外發現自己過去竟然和這麼多垃圾一起生活著!我所說的垃圾,就是占據那兩大格衣櫃的衣服。先生每次看到我的衣櫃都會說:「妳全部都會穿嗎?那件點點毛衣,我印象中妳這幾年來都沒穿過。」那時我反駁他:「幹嘛這樣講?我今年冬天一定會穿,你不知道點點是絕對不會退流行的嗎?」話雖如此,那年冬天我依然沒穿過那件毛衣。
閱讀更多
2020-12-22
叢非從
誰做飯、誰洗碗,一個問題道盡了多少家庭的辛酸。無盡的家務,洗衣、做飯、收拾房間,家務怎麼做,誰來做,怎麼分配。
閱讀更多
5/ 8
第 5頁,共 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