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紛爭

顯示第 415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13

錢就是要留給「想要給的人」!2種財產信託方法:這1種才能讓法院、債主、國稅局都無法染指

tCol 2022-08-17

艾比.施奈德曼, 亞當.賽佛, 吉恩.紐曼

錢就是要留給「想要給的人」!2種財產信託方法:這1種才能讓法院、債主、國稅局都無法染指

信託等於一道橫亙在你與你的資產間的屏障,可讓資產不受稅務、法律訴訟、愛管閒事的人,以及一切你想避免的人事物侵擾。你可以建立超級複雜的信託,但這樣做通常都是為了保護並分散管理大量財產,若你沒有如此宏大的目標,也可量身打造最適合自己的信託。

閱讀更多

祖父退休後,成立老人會!為了辦老人旅遊、土風舞團,讓他無暇想著「我獨居」、建構起退休好生活

tCol 2022-07-15

黃佩如

祖父退休後,成立老人會!為了辦老人旅遊、土風舞團,讓他無暇想著「我獨居」、建構起退休好生活

總是告訴朋友:「人終究要面對一個人的生活。」友人回應:「你有老公、孩子、朋友不會一個人啦!」極少人相信,不論你多怕,最後仍要獨活。出生時不也是一個人?在母親的肚腸中,獨食也獨寢活了十個月,隔層肚皮外面都是人,也不曾與肚皮外的人對話啊!如此想來,人應該是能適應孤獨的。當獨自相處的練習量夠,你將無入而不自得。

閱讀更多

從窮到只剩104元,到繼承沈殿霞2.3億遺產、房子狂漲3倍!鄭欣宜緬懷:媽媽教的我都記得

tCol 2022-06-27

好房網News記者黃暐迪/綜合報導

從窮到只剩104元,到繼承沈殿霞2.3億遺產、房子狂漲3倍!鄭欣宜緬懷:媽媽教的我都記得

編按:已故香港女星沈殿霞與鄭少秋的愛女鄭欣宜在上月(5/30)年滿35歲,正式繼承母親留下的6000萬港幣(約台幣2.3億元)遺產。2008年沈殿霞過世時,鄭欣宜年僅21歲,擔心女兒年輕揮霍,沈殿霞生前特別留下遺囑,要求女兒要年滿35歲才能動用遺產,並叮囑女兒做個有用的人。歷經漫長的14年等待,鄭欣宜終於迎來35歲生日,但她並未大肆慶祝,生日當天也僅簡單發文:「多謝大家的祝福!今天35歲lu~ 祝自己和我愛我的人都身體健康、天天都有值得開心的事情發生。」其實媒體年年都在倒數鄭欣宜的35歲生日,多年來數度誤傳,去年8月她出席活動時就曾對繼承遺產一事做出回應,表示「很搞笑,20幾歲出一次,30歲又出一次,其實不斷改我年紀,我覺得無所謂」。認為只要扮演好表演者的角色,做好自己的工作、唱好歌,真心喜愛她的歌迷就不會離去。如今鄭欣宜已在香港樂壇闖出優異成績,演唱會門票幾乎場場秒殺,不靠父母光環庇蔭,早已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閱讀更多

我確診了,老公叫我自己想辦法…病毒像「照妖鏡」照見人性,別讓焦慮成傷人武器

tCol 2022-05-13

林靜君談心室

我確診了,老公叫我自己想辦法…病毒像「照妖鏡」照見人性,別讓焦慮成傷人武器

最近Covid-19疫情嚴峻,確診人數單日數以萬計,守了兩年多的防疫生活,從病毒不知在何處的戒備提防,到現在的兵臨城下的急迫感,病毒好似一面鏡子,在這過程中,有人患難見真情,也有人被撕裂了感情。

閱讀更多

丈夫總哭窮,人妻做「這件事」揭穿假象…財經作家:別怕家人談錢撕破臉,預作規劃才能避險

tCol 2022-05-04

樂透人生─吳家揚

丈夫總哭窮,人妻做「這件事」揭穿假象…財經作家:別怕家人談錢撕破臉,預作規劃才能避險

許多人不了解也不關心自己或家人的財務狀況,和家人談錢就常翻臉吵架,引發不必要的 紛爭 。但要做好財務規劃,了解家庭及個人的收入和資產,是重要的步驟。

閱讀更多

她生命垂危,孩子卻捨不得放手,堅持插管搶救!母親用盡力氣寫下:請幫我拔管,因為我愛你

tCol 2022-04-27

莎莉夫人(Ms. Sally)

她生命垂危,孩子卻捨不得放手,堅持插管搶救!母親用盡力氣寫下:請幫我拔管,因為我愛你

我父親在離世前,有將近兩星期的時間是處於昏睡狀態。父親走後,母親突然跟我說,她想預立醫療決定,不想把這道艱難的人生選擇題丟給孩子。「如果要插管、氣切、電擊才能救活我,請不要用這樣的方式延長我的生命,讓我用安寧的醫療方式,好好走完我的人生。」母親說。

閱讀更多

高資產人士的資產如何安心傳承且合規節稅?

tCol 2022-03-29

鄭策允律師

高資產人士的資產如何安心傳承且合規節稅?

​美國政治家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曾說:「世事無常,只有死亡跟繳稅例外。」高資產人士該如何看待資產傳承呢?首先可以思考是,在「稅務面」,如何合規的降低或延緩稅負成本?除此之外,亦應思考在「非稅務面」上,如何預防家族 紛爭 ?如何確保財富傳承之後,仍然能夠保全資產?

閱讀更多

遺產稅本來要繳50.1萬,用這招變成1000元!善用「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節稅

tCol 2022-03-14

鄭策允律師

遺產稅本來要繳50.1萬,用這招變成1000元!善用「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節稅

一位民眾詢問:律師您好,我的父親在111年過世了,留下年邁70歲的母親與我。父母白手起家,父親留下現金及上市櫃股票投資合計約400萬、一間市價約3,000萬的房屋(土地公告現值及房屋評定現值合計約2,100萬)房屋是父母結婚時購入,貸款已還清,母親名下資產約有現金及上市櫃股票共計1,500萬。 請問律師我需要繳遺產稅嗎?有沒有節省遺產稅的方式?

閱讀更多

身後事不想拖累家人?這種保單每人最多買3張,高CP值遺愛…一文讀懂喪葬、除戶、遺產稅申報

tCol 2022-02-16

樂透人生─吳家揚

身後事不想拖累家人?這種保單每人最多買3張,高CP值遺愛…一文讀懂喪葬、除戶、遺產稅申報

家中親人離世讓人悲痛,但在哀悼過程中,還有現實的喪葬、除戶、遺產稅申報和繼承需要打點。國人忌諱論生死,臨到頭又慌又急,也就更容易引起家庭 紛爭 ,這應該是大家最不願意見到的。

閱讀更多

「你弟不拿3千萬出來分,我就要離婚!」3兄妹分產鬧劇啟示:除了遺囑,別賭子女會遵從遺願

tCol 2022-01-07

趙坤麟, 趙育頡

「你弟不拿3千萬出來分,我就要離婚!」3兄妹分產鬧劇啟示:除了遺囑,別賭子女會遵從遺願

人生最後階段能為自己做的事,無非就是寫遺囑。以前的人都很避諱談到立遺囑這類話題,尤其排斥在生前寫遺囑,好像一旦寫了就如自己生命已經走到盡頭似的。如今民智已開,加上不動產價值走高,許多人看到報章雜誌報導,繼承人為了爭奪遺產彼此算計,或是反目成仇釀殺機等駭人聽聞的事件,近年來「生前寫遺囑」已逐漸且受到愈來愈多人重視。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