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4
照護線上
五十多歲李先生在4年多前因為持續拉肚子而發現潰瘍性大腸炎,但是由於工作忙碌,所以沒有規律接受治療。
閱讀更多
2022-01-28
蓓兒・帕瓦
你是否有上台演說的經驗?在開場前,是否會突然想上廁所?這種現象很常見,畢竟壓力會影響腸道功能。心裡感到「七上八下」,或是發現有哪邊不對勁,人就會焦慮起來,急著要去上廁所。這種迫切感就是戰或逃的反應正在對腸道發揮作用!每一個人都出現過類似這樣窘境,被突如其來的壓力嚇到,不過腸子會立刻回復正常。然而,壓力持續太久的話,腸道就會發炎,進而導致相關的疾病出現。
閱讀更多
2022-01-11
李易紓
20220111編按:前立法委員龐建國驚傳墜樓身亡,享壽68歲,太太也是前主播邱秀珍當時人也在家,當接獲警方通知後,才知先生已經發生憾事。邱秀珍說,龐建國去年做大腸鏡檢查,查出罹患 結腸 癌(大腸癌)2-3期,做了切除手術,並以化療口服藥進行治療。由於龐建國很少生病,邱秀珍猜測他是對健康很在意的。龐建國的友人、台大政治系副教授彭錦鵬也在臉書寫道:「看到建國兄受到病魔的摧殘,內心實在難過,但是他總是永遠面露微微、堅定的笑容,說一切還好。從剛開始的暴瘦,到體態的復原,我們也都相信了,深深為他高興和祝福。但是內心深處還是替他擔心。沒想到,是用這種悲壯的方式,結束無法言語的痛苦。」太太邱秀珍則是回憶:「他最近情緒不佳,尤其是周日(1/9)開始就情緒不穩。」據了解,在龐建國身亡前3小時,也就是凌晨4點左右,在學生LINE群組連續傳訊「不公不義的台灣,我生不如死」字眼,身體上的不舒服、加上牽掛政情,是憾事發生的關鍵之一。
閱讀更多
2022-01-11
翁申霖 整理
國民黨前立委、文化大學教授龐建國今(11)日驚傳在內湖住家墜樓身亡,據悉,龐建國於凌晨4時許,曾在LINE群組三度貼出訊息,寫下「不公不義的台灣,我生不如死!」上午7時就被發現墜樓當場身亡,妻子邱秀珍聽到「砰」一聲才知大事發生。龐建國在墜樓前留下2張紙條,分別是「不公不義的台灣,我生不如死」,以及「謝謝妳的愛和付出。」消息曝光令人萬分悲慟。
閱讀更多
2021-11-23
照護線上
「醫師,我最近經常拉肚子。」二十多歲的王小姐說。「拉多久了?」醫師問。「已經拉了一個月,」王小姐說,「我有去看診,也吃過藥,但是還是一直拉、一直拉!」
閱讀更多
2021-10-15
今周刊編輯團隊
台灣算不算醫療先進國家?很多人的答案是肯定的。但在台灣一診斷出肺癌,近六成已是末期,導致肺癌的死亡人數居十大癌症之冠,也燒掉最多健保費用。新國病來襲,我們該如何對抗?
閱讀更多
2021-07-27
張鳳書
編按:2020年6月的生日,是張鳳書最難忘的一次。在與好友相聚的慶生派對上,她接到爸爸罹癌消息,儘管慌張,但在冷靜下來尋求協助並諮詢專家意見後,展現家中大姐的沉穩,與父母、弟妹溝通達成共識,齊心陪伴與照顧爸爸安度治療的日子……期間,有沮喪、有挫折,但這些都打不倒張鳳書,反而激發她滿滿的正能量,學會有智慧地與爸爸溝通相處,這一年爸爸的狀況穩定,而她生活也精采。書裡記下的是屬於張鳳書的故事,希望能給予正在面對處理類似問題的人,些許靈感,陪伴罹病家人一起走過這段艱辛的路程。
閱讀更多
2021-04-16
丁彥伶
免疫力是要維持平衡的,不能太強也不能太弱,所以不是靠藥物來補充就能讓免疫維持平衡,而是 要靠飲食來促進健康。免疫力一旦維持好,就能有效避免細菌、病毒來侵擾。
閱讀更多
2021-03-03
李易紓
國健署107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大腸癌連續13年居10大癌症之首,近年亦有不少名人包括李國修、賀一航、豬哥亮等,均因罹患大腸癌過世。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饒樹文表示,大腸癌除了基因突變、家族史外,和飲食、肥胖以及運動都有關係。要預防大腸癌,首要是釐清有無家族史、特殊基因突變問題,如果有,則10多歲開始要做大腸鏡追蹤,如果沒有,滿50歲不能只做免費糞便潛血篩檢(FOB Test),也要開始做人生第一次大腸鏡檢查,而且後續每一兩年都要定期做,不要5年才做一次,因為過程中只要發現息肉,立即切除、電燒,就能保持很長一段時間的健康。以下是饒樹文第一人稱的訪談整理:
閱讀更多
2021-02-19
照護線上
腹瀉伴隨血便,問題恐不單純!王先生去年開始偶爾出現腹痛、腹瀉症狀,原本以為是腸躁症,但到院進行糞便潛血檢查,卻發現潛血反應,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竟然確診為潰瘍性 結腸 炎,讓王先生大感意外。
閱讀更多
3/ 10
第 3頁,共 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