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8
陳炯瑜醫師
隨著確診人數與日俱增,到底染疫康復期有多長、病毒對於身體有什麼影響,相信都是各位朋友們最關心的話題之一。
閱讀更多
2022-05-25
NOW健康
新冠肺炎(COVID-19)的大流行至今仍見不到曙光,每日的確診人數越來越高,到底有沒有營養素能夠提高免疫力,降低染上新冠肺炎的機率?就算不幸染上了,怎麼做可以降低嚴重度?在眾多營養素當中,許多專家認為維生素 D(Vitamin D)最有潛力。
閱讀更多
2022-05-10
郭美懿
50歲的楊太太3個多月來出現了躁熱盜汗、情緒莫名低落的情況,最尷尬是每當腹部出力時,總會不慎漏尿,嚴重困擾她的生活,求診婦產科,才知道這些都是更年期症狀。醫師提醒,更年期女性平日可適度攝取大豆異黃酮、黑芝麻、魚油、維生素D3來保養,若真無法緩解不適症狀,也不要羞於就醫,積極配合治療,才能與更年期和平相處。
閱讀更多
2022-04-26
郭美懿
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隨著老年人口增加,高齡相關疾病也愈發受到重視,肌少症就是其中一項。醫師指出,年齡、活動量不足、營養不良、內分泌失調和發炎等,都可能造成「肌少症」,尤其進入40歲後肌肉量以每年1%速度流失,一定要提早預防。
閱讀更多
2022-04-06
郭美懿
近日疫情多點爆發,6日新增281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推估疫情可能還要半個月才會到達高峰,更有醫師預估Omicron恐燒3個月。社區感染風險增加,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除了戴口罩、勤洗手並施打疫苗,也可以依循六大營養指南讓免疫功能正常發揮,從飲食方面提升自己的免疫力。
閱讀更多
2022-02-18
照護線上
在一個平凡的早晨,六十多歲的王先生坐在餐桌吃早餐、看報紙。挪動姿勢的時候,突然感到背部劇痛,雙腳麻木無感、動彈不得。
閱讀更多
2022-02-17
郭美懿
人體的骨量在35歲開始走下坡路,40歲到59歲是人一生中骨骼疾病風險升高最快的時期,尤其50歲以後,平均有1/3的女性、1/5的男性就會發生一次骨折,其中最大的風險因子就是骨質疏鬆。
閱讀更多
2022-01-12
蓓兒・帕瓦
為了達到最理想的健康狀態,治癒疼痛以及減低焦慮與疲倦感,我們必須學著管控慢性壓力。為了我自己以及患者們,我發展出這套重組健康工具箱,用來幫助大家,找出各項症狀與心理和情緒的關係。你還能用它們來整合所有的身體系統,運用心靈、大腦和身體連結原則去開創最理想的健康人生。
閱讀更多
2021-12-08
NOW健康
攝護腺癌是美國男性中第2常見的癌症,根據攝護腺癌基金會的數據指出,每9名男性,就有1人在其一生中,會被診斷出患有攝護腺癌,由於攝護腺癌並沒有提早預警的信號,每年更導致30000人死亡。專家建議男性進行攝護腺特異性抗原檢查,確認自己是否患有攝護腺癌,以及是否需要治療。
閱讀更多
2021-11-23
李毅評
「她更年期啦,別理他!」你是不是還記得,國中的時候每當遇到老師生氣責罵,總會有調皮的同學私下說:「老師更年期比較愛生氣」的戲謔話?甚至在家裡的時候,面對媽媽的發脾氣,爸爸也會私下跟你說:「你媽更年期,忍耐一下!」,似乎「更年期=愛生氣」是大家的共同印象?
閱讀更多
5/ 21
第 5頁,共 2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