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肉體

顯示第 9110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17

感情本來就沒有好壞,中年後,接納你的情緒,多愛自己一點!即使在困境中,也能找回最真實的自我

tCol 2020-03-05

石原加受子

感情本來就沒有好壞,中年後,接納你的情緒,多愛自己一點!即使在困境中,也能找回最真實的自我

「這麼痛苦的話,我就什麼都不想去感受了」、「所以說,感情真的很麻煩啊。」嗯?真的是這樣嗎?這不就是因為你把感情,尤其是負面情緒歸類為「有害」的關係嗎?

閱讀更多

父母親會離世,等到兩位都去世後,我們就真的成為一個「沒有家」的人了

tCol 2020-03-05

莉迪亞.阜蘭

父母親會離世,等到兩位都去世後,我們就真的成為一個「沒有家」的人了

我們在任何年紀都有可能會變成無父無母的孤兒。就算已經過了童年,失去雙親,並不會因此而變得較不嚴重。若這種事情還沒被我們碰上,也是遲早的問題而已。即使大家都知道誰也躲不掉,但就如同我們自己的死亡彷彿還很遙遠一樣──其實,是根本無法想像。

閱讀更多

葬禮要花30萬!父母火化後不取回骨灰...一場終極的「零葬」,讓子女從墓地的重擔中解放出來

tCol 2020-02-03

島田裕巳

葬禮要花30萬!父母火化後不取回骨灰...一場終極的「零葬」,讓子女從墓地的重擔中解放出來

編按:生,老,病,死,是每個人必經的生命歷程。一般來說,台灣民眾花在治喪的費用,包括棺木、告別式、靈骨塔位的安放等,粗估約30萬元。當然,有些人認為儀式簡單隆重即可,有些人對靈堂佈置要求較高,根據家屬的需求不同,治喪費用將會有所增減。傳統觀念認為,父母的喪葬費用是子女的義務及應盡的孝道。隨著社會變遷,有些父母選擇簡化自己未來的葬禮,現在甚至還有「靈葬」的觀念;而這些新時代的治喪方式,對子女來說也能從過去沉重的負擔中得到解放。

閱讀更多

兒下班後總窩在家,做什麼事都沒興趣 心理導師:你剪斷他的翅膀,卻抱怨他不會飛翔

tCol 2019-12-25

黃啟團

兒下班後總窩在家,做什麼事都沒興趣 心理導師:你剪斷他的翅膀,卻抱怨他不會飛翔

「我兒子大學畢業好幾年了,下班後總是窩在家裡,哪兒也不去,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連女朋友也不交一個,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啊?」在一次課堂上,有位家長問我。「你兒子小時候是不是一直都是你的驕傲?你對他管教很嚴,他從小就很聽話、很守規則,對嗎?」我反問他。「是啊,你怎麼知道的?」她很驚訝地問我,好像我會算命似的。我當然不會算命,我之所以能猜得到,是因為這樣的案例我見的實在太多了,就像網路上有張漫畫描繪的一樣:「你剪了我的翅膀,卻抱怨我不會飛......

閱讀更多

「離別」是生命美好的禮物:一輩子不長,學會勇敢大哭、擁抱所愛的人,「悲傷」讓我們心中更有愛

tCol 2019-11-29

許禮安

「離別」是生命美好的禮物:一輩子不長,學會勇敢大哭、擁抱所愛的人,「悲傷」讓我們心中更有愛

我們總是忘記身體必然毀敗、生命必定死亡、無常隨時降臨,我們總是以為身體毀敗之後一切就化為烏有、生命死亡之後就煙消雲散,卻不知道精神可以不靠 肉體 而運作、靈體可以轉換形式而存在。

閱讀更多

婚姻美滿持久的祕訣:至少其中1人要有「這個」條件!才能幸福美滿,禁得起時間考驗

tCol 2019-11-07

米蓮.德克洛

婚姻美滿持久的祕訣:至少其中1人要有「這個」條件!才能幸福美滿,禁得起時間考驗

又是如何面對每個人有時朝反方向演變發展的危機呢?白頭偕老的夫妻如何處理長年累積的大黑洞?當各種慫恿蠱惑的外力變得那麼誘人心動時,他們如何面對這些撥撩,如何抵制層出不窮的誘惑呢?

閱讀更多

不是有墓地才會想起逝者…葬禮一場要花30萬,連骨灰都不留的「終極零葬」、解放子女重擔

tCol 2019-10-24

島田裕巳

不是有墓地才會想起逝者…葬禮一場要花30萬,連骨灰都不留的「終極零葬」、解放子女重擔

編按:一直以來,喪葬費用算是不小的經濟負擔。據統計,在台灣大約需要30萬或者更多……隨著台灣人對「身後事」的態度轉趨開放,台北市政府統計,民國103年起,參加環保葬人數漸增,樹葬最多、當人生的終點到來,讓一切「歸零」,也是葬儀方式的另一種選擇。

閱讀更多

臨終才發現,最對不起的是自己!送走癌末婆婆,德國媳婦體悟:善終就從現在開始

tCol 2019-10-13

林芷揚

臨終才發現,最對不起的是自己!送走癌末婆婆,德國媳婦體悟:善終就從現在開始

時光回到2014年,德國媳婦吳品瑜隨著在世界各地派駐的丈夫,舉家剛移居到吉隆坡。那是個百花齊放的春日,夫妻倆卻在視訊的電腦螢幕前,收到獨居的德國婆婆罹患膀胱癌的消息─醫生判斷只剩下三個月的生命,已經沒有積極治療的必要。

閱讀更多

你和伴侶很相像嗎?幸福伴侶有「這些特點」,50歲後要老來伴,不要老來絆!

tCol 2019-10-08

史蒂芬妮‧史塔爾

你和伴侶很相像嗎?幸福伴侶有「這些特點」,50歲後要老來伴,不要老來絆!

在正面的意義上,如果自己覺得對伴侶負有責任,他會希望對方過得好,會避免所有可能傷害到對方的行為,他會以尊重、溫柔和重視的態度對待對方。然而,負責並不代表必須忘我地為伴侶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對。

閱讀更多

人出生是哭著出來,只盼最後笑著離開...安寧減輕病人痛苦,我們陪伴你「此生沒有白來」

tCol 2019-09-19

許禮安

人出生是哭著出來,只盼最後笑著離開...安寧減輕病人痛苦,我們陪伴你「此生沒有白來」

安寧療護強調「安樂活」而後「自然死」,但是,曾有醫界前輩說:「安寧療護又不能讓末期病人完全沒有痛苦,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安樂死!」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