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肌少症

顯示第 415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55

台灣不健康餘命8年,英國女王僅臥床1天!高齡健康專家:做好3件事,行動自如到最後一天

tCol 2022-09-14

郭美懿整理

台灣不健康餘命8年,英國女王僅臥床1天!高齡健康專家:做好3件事,行動自如到最後一天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以96歲耆壽辭世,在眾人緬懷其功績與時代意義的同時,媒體也曝光女王生前最後一次露面。當時她在所居住的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城堡接見英國新首相特拉斯,站在火爐前的女王依舊神采奕奕,那是她辭世的前2天。據媒體報導,女王在8日過世前幾天,仍維持如常生活,不只9月6日接見新首相特拉斯,3日、4日還與造訪巴爾莫勒爾當地教會的葛林薛爾茲主教共進晚餐和午餐。主教回憶,女王跟他聊起兒時回憶、40年前為馬兒取的名字、見過的人們與姓名,「記憶力驚人,而且幽默風趣,看起來狀況極佳。」儘管外界對女王驟然離世感到震驚不捨,但換個角度來看,這顯示女王過世前就算臥床,時間也不超過2天。相較於台灣受限於失能、臥床、嚴重慢性病的不健康餘命達8.04年,伊麗莎白二世幾乎可以說是行動自如到生命最後一天,為世人演繹了何謂「善終」。

閱讀更多

深夜在家跌倒昏厥、頭噴血,84歲愛妻跳上救護車陪送醫!吳伯雄曝「3個幸好」保住一命

tCol 2022-09-13

元氣網/綜合報導

深夜在家跌倒昏厥、頭噴血,84歲愛妻跳上救護車陪送醫!吳伯雄曝「3個幸好」保住一命

編按: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驚傳上月深夜在家跌倒撞破頭,導致右腦顱內出血,當場不醒人事,幸而高齡84歲的太太戴美玉鎮定叫救護車,並跳上救護車陪他送醫,住院一週後才能出院返家過中秋。吳伯雄推測,自己跌倒可能與服用安眠藥、影響知覺及行動平衡有關,因此現身說法呼籲大眾,要特別注意長輩防跌的重要性。

閱讀更多

肌肉量,在40歲左右開始下降!醫師:每天做對3件事,預防肌力退化、肌少症

tCol 2022-09-12

陳炯瑜醫師

肌肉量,在40歲左右開始下降!醫師:每天做對3件事,預防肌力退化、 肌少症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台灣人最常做的運動是散步、健走​,但天天走路,但真的能夠預防 肌少症 嗎?​

閱讀更多

運動一定要去健身房?名醫揭熟齡健康秘訣:每天維持「這習慣」,免花錢還能不復胖

tCol 2022-07-11

林靜芸醫師

運動一定要去健身房?名醫揭熟齡健康秘訣:每天維持「這習慣」,免花錢還能不復胖

阿菜是47歲的職業婦女,有兩個小孩。她與丈夫的兩份薪水,光是應付一家四口的開銷就很吃緊。阿菜不敢有任何個人花費。她長期坐辦公室,下班忙家務,經常腰痠背痛。同辦公室的同事流行上健身房運動,單身的小郭還請個人教練作重訓。他們除了變瘦,身材變好,氣色紅潤以外,還宣稱人變靈活,慢性疼痛消失。阿菜打從心底羡慕。

閱讀更多

遠離失能才能好好老!高齡醫學權威陳亮恭:從中年開始學習「自立生活」,動起來就對了

tCol 2022-07-11

楊雅馨

遠離失能才能好好老!高齡醫學權威陳亮恭:從中年開始學習「自立生活」,動起來就對了

2020年史丹佛大學公布「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0)」,台灣臨床醫學領域共有241位上榜,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排名第2,也是高齡醫學領域唯一的獲選者。身為知名的高齡權威,他掛心的是,如何讓現在及未來的長者都能遠離失能、失智。

閱讀更多

照顧行動不便長輩,顧得我好累…復健師:「顧得太好」反加速退化,掌握2技巧讓照護變容易

tCol 2022-07-07

郭美懿整理

照顧行動不便長輩,顧得我好累…復健師:「顧得太好」反加速退化,掌握2技巧讓照護變容易

台灣已正式進入高齡社會,伴隨高齡而來的 肌少症 、中風、退化性關節炎等疾病,常讓長輩站起困難、不良於行、甚至需要倚賴輪椅才能做遠距離移行。只是許多照顧者不諳照護技巧,不但常顧到自己心力交瘁,還可能因為「顧得太好」、「做得太多」,反而導致長輩快速退化。

閱讀更多

中年以後「懶得動」,恐陷肌少症危機!做這招3分鐘養肌慢運動,練出好肌力、不顯老更漂亮

tCol 2022-05-26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中年以後「懶得動」,恐陷 肌少症 危機!做這招3分鐘養肌慢運動,練出好肌力、不顯老更漂亮

中年以後「懶得動」,帶來健康危機!30歲後,人體肌肉的質與量發生改變,如果發現皮膚開始鬆弛,或是平衡變差、容易跌到,未必是因為年紀,而是由於肌肉流失的關係。白雁老師提醒:「活動量少,運動不足,就容易發生 肌少症 。」女生想要更健康、變漂亮,一定要懂得疏通身體、調動元氣的保養方法。

閱讀更多

一次住院,讓阿嬤從能騎單車變需人攙扶…40後肌肉每多1歲掉1%,3招阻力訓練預防肌少症

tCol 2022-04-26

郭美懿

一次住院,讓阿嬤從能騎單車變需人攙扶…40後肌肉每多1歲掉1%,3招阻力訓練預防 肌少症

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隨著老年人口增加,高齡相關疾病也愈發受到重視, 肌少症 就是其中一項。醫師指出,年齡、活動量不足、營養不良、內分泌失調和發炎等,都可能造成「 肌少症 」,尤其進入40歲後肌肉量以每年1%速度流失,一定要提早預防。

閱讀更多

50後食量變少,竟讓「肌少症」風險翻倍!優質蛋白質不能少,「這3種食物」必吃

tCol 2021-11-10

李易紓

50後食量變少,竟讓「 肌少症 」風險翻倍!優質蛋白質不能少,「這3種食物」必吃

人體肌肉會在40歲後,每年以平均8%速度流失,40歲至80歲可能有高達40%肌肉流失!一項最新調查結果顯示,50歲後高達46%研究對象有 肌少症 風險,且一般認為 肌少症 多發生於女性,但其實男性風險更超過5成。

閱讀更多

65歲喪偶,認識新伴侶床事卡卡不順!更年期後擁抱愉悅性生活,婦科醫師教2招

tCol 2021-10-21

NOW健康

65歲喪偶,認識新伴侶床事卡卡不順!更年期後擁抱愉悅性生活,婦科醫師教2招

1名65歲女性,丈夫過世多年,孩子鼓勵她尋找第二春。然而更年期後,陰道變得較為乾澀,也逐漸萎縮,加上喪偶後已有8年沒有性行為,因此即使認識了新的另一半,床事方面卻卡卡不順,且有性交疼痛的困擾。藉由陰道洞口切開手術,結合陰道雷射和電刺激,並搭配塗抹私密處動情素(植物性女性荷爾蒙),經3個月的復健後,婦人順利重拾床笫之歡。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