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胰島素

顯示第 415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239

睡眠是影響胖瘦的關鍵!不靠減肥、飲食控管,7方法提升睡眠品質影響2激素,躺著也能瘦

tCol 2023-10-27

楊沁弦

睡眠是影響胖瘦的關鍵!不靠減肥、飲食控管,7方法提升睡眠品質影響2激素,躺著也能瘦

簡單地說,如果睡不好,身體就會感到生存狀態不好,就容易遇到減肥停滯期。如果長期睡眠不足,身體的炎症反應會加劇。前面也說過,炎症導致脂肪合成,慢性炎症會加劇 胰島素 拮抗。炎症也會造成身體壓力、焦慮等問題,促進皮質醇濃度升高。環環相扣。所以,睡眠問題會帶來一系列的不良反應。

閱讀更多

不控血糖、不忌口,他罹糖尿病才5年竟失智…醫揭恐怖真相:不只腦部退化,還有這些併發症

tCol 2023-10-11

郭美懿

不控血糖、不忌口,他罹糖尿病才5年竟失智…醫揭恐怖真相:不只腦部退化,還有這些併發症

許多人忽略糖尿病也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事實上不論「阿茲海默症」或「血管型失智症」,糖尿病患者的失智症罹病率都會上升。

閱讀更多

藥瓶內塞塑膠紙「防潮用」?日製藥大廠曝真實用途,示警:「一開封就快扔」,這些也別留著

tCol 2023-10-03

郭美懿

藥瓶內塞塑膠紙「防潮用」?日製藥大廠曝真實用途,示警:「一開封就快扔」,這些也別留著

購買玻璃瓶裝藥品時,打開瓶蓋往往會發現塞著一團塑膠紙或棉花,許多人誤以為這是用來防潮,每次拿出藥丸又把塑膠紙或棉花塞回去。但日本知名藥廠「表飛鳴製藥(ビオフェルミン製薬)」提醒,其實塑膠紙及棉花主要為了防止藥品因撞擊或震動而碎裂,並無防潮、避光等功能,反覆取出又塞進去反而有衛生疑慮,建議民眾打開藥瓶後最好趕快扔掉。

閱讀更多

一吃澱粉血糖飆?醫師實證「先吃1食物」再嗑甜點、炸物都不怕:血糖數值一路沒波動

tCol 2023-09-21

中時新聞網 施春美

一吃澱粉血糖飆?醫師實證「先吃1食物」再嗑甜點、炸物都不怕:血糖數值一路沒波動

糖尿病多因飲食或 胰島素 效能不佳,導致血中葡萄糖濃度過高。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近日藉由吃不同食物,來了解血糖的影響。一般而言,吃了精緻澱粉後,血糖數值都會大幅飆升,但他日前吃了兩盤青菜後,再吃披薩、燉飯、拔絲地瓜、酥皮濃湯及甜點一堆精緻澱粉、高糖食物,結果血糖從一開始的92mg/dL,就一路沒有波動,顯示膳食纖維對穩定血糖的驚人效果。

閱讀更多

每日攝糖不應超過50克,1杯手搖飲就超標?營養師分享減糖4技巧,就算要喝,也應該這樣點

tCol 2023-09-21

趙閎毅整理

每日攝糖不應超過50克,1杯手搖飲就超標?營養師分享減糖4技巧,就算要喝,也應該這樣點

喝含糖飲料不但無法解渴,反而因攝取過多熱量及糖分進而造成身體負擔,不僅可能導致體重增加、腰圍變寬,還可能引發例如糖尿病、肥胖、代謝症候群、老化等多種健康危機。

閱讀更多

珍珠奶茶與鹽酥雞該課健康稅?出現糖尿病症狀已太晚,「洗腎」儼然成為健保支出第一名

tCol 2023-09-15

偉文隨筆

珍珠奶茶與鹽酥雞該課健康稅?出現糖尿病症狀已太晚,「洗腎」儼然成為健保支出第一名

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隨口喝下的飲料或甜點已經不斷在傷害這些組織,這些從來不測血糖的人,往往是來自腎臟或眼睛或其他帶有末梢血管的組織或器官有問題的時候,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

閱讀更多

「器官泡在糖水中」…台灣每10人就1人罹糖尿病!注意4指標,愈早發現愈有機會逆轉

tCol 2023-09-04

趙閎毅整理

「器官泡在糖水中」…台灣每10人就1人罹糖尿病!注意4指標,愈早發現愈有機會逆轉

「糖尿病」對一般人來說可能經常聽到,又或者邁入中年後身邊親友就有不小的機率,可能患有這個被人稱為「富貴病」的疾病。究竟「糖尿病」發生的原因為何?有哪些類型?又會有哪些症狀?我的血糖偏高是不是已經得到糖尿病?罹患糖尿病後又該怎麼注意自我日常照護呢?

閱讀更多

乳癌年輕化,好發年齡比歐美提早10歲!注意3症狀,莫輕忽男性罹患機率

tCol 2023-09-01

鄭明輝

乳癌年輕化,好發年齡比歐美提早10歲!注意3症狀,莫輕忽男性罹患機率

根據罹癌年齡層的調查統計,台灣罹患乳癌的高峰年齡已下修至40〜50歲,而美國罹患乳癌的高峰期則是在50〜60歲,台灣乳癌患者的平均年齡比美國提早了10歲之多!

閱讀更多

Lulu遊日「行李被搜、扣留9小時」,帶藥出國規定一次看!醫籲:慢性病帶2倍藥、千萬別托運

tCol 2023-08-30

郭美懿

Lulu遊日「行李被搜、扣留9小時」,帶藥出國規定一次看!醫籲:慢性病帶2倍藥、千萬別托運

女星Lulu(黃路梓茵)與好友去北海道遊玩,沒想到同行友人過海關時被質疑攜帶非法藥品,遭搜身扣留9小時才成功出機場。Lulu將過程影片上傳YouTube個人頻道,提醒大家出國旅遊若攜帶藥物,最好帶著處方籤、保留完整包裝,標示不清的藥物容易被海關查扣。醫師則建議,出國時藥物最好放在原廠包裝中,以免入境海關要求核對;另外也建議攜帶處方箋及藥品使用清單,並翻譯成當地語言,以備旅遊期間藥品不足或臨時需要就醫時,能夠作為參考。

閱讀更多

台灣逾22萬人「不知已罹糖尿病」!成人每3位就1人血糖過高…專家解惑:怎麼治?會好嗎?

tCol 2023-08-22

段詩潔

台灣逾22萬人「不知已罹糖尿病」!成人每3位就1人血糖過高…專家解惑:怎麼治?會好嗎?

2023.08.22今周刊編按:糖尿病名列國人十大死因第6位,僅2022年就有逾1.2萬人因糖尿病死亡,據國健署統計,目前全國有超過250萬名患者,且每年持續增加2.5萬人。糖尿病危害國人健康至深,但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發現,台灣未診斷糖尿病標準化盛行率約1%上下,估計約22萬人不知道自己罹病,提醒民眾若空腹血糖值大於100,就應有警覺心。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鍾仁華團隊,利用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6萬多名成人資料串接健保資料庫發現,2012年至2020年未診斷糖尿病標準化盛行率約在1%上下,若以全國約2200萬成人估算,1%相當於22萬人。研究團隊並彙整7大重要風險因子,包含年齡、性別、身體質量指數(BMI)、腰臀比、糖尿病家族史、教育程度、嚼檳榔等。糖尿病就像隱形殺手,早期不容易察覺,但高血糖卻會對全身帶來傷害,併發症更令人害怕,千萬別讓迷思與誤解耽誤了治療。(原文刊載於2023/04/26,更新時間為2023/08/22)

閱讀更多